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委托合同糾紛過錯的歸責原則

委托合同糾紛采取過錯歸責原則,當一方違約,另一方雖無違約行為但對損失的發(fā)生也有過錯時,可對比雙方過錯程度等,適當分擔責任案例
原告:某紡織公司
被告:某貨代公司
原告委托被告辦理一批貨物的出口報關業(yè)務,被告接受委托后于2011627進行出口申報,貨物于2011628出口。20111028,被告將出口收匯核銷單和出口貨物報關單寄交原告,原告于20111029簽收。
201162892期間,原告先后取得涉案貨物的采購和加工費增值稅發(fā)票共9張,價稅共計人民幣674438元。20111110,某市國家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簽章確認涉案貨物進貨總價為人民幣674438元,除稅金額為人民幣576442.74元,退稅率為16%,退稅金額為人民幣92230.83元,因逾期無法申報退稅,應視同內(nèi)銷征稅,補稅金額為人民幣6201.64元。原告已于201110月申報納稅。
原告訴稱:被告未及時將出口收匯核銷單交給原告,致原告無法辦理核銷退稅手續(xù)并補繳稅款,由此產(chǎn)生經(jīng)濟損失,故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退稅損失人民幣92230.83元,補稅損失人民幣6201.64元,并承擔本案案件受理費。
被告辯稱:原被告間未就核銷單的交接有過任何約定,原告也未指定向誰交付核銷單。即使核銷單遺失或遲延交付給貨主,貨主也有多種途徑采取補救措施。原告的損失與被告未及時交付核銷單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其自身過錯導致的損失責任不應由被告承擔。故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本案原被告之間基于委托報關所產(chǎn)生的貨運代理合同關系依法成立。被告作為受托方,在接受原告的委托后,有義務按照原告的要求辦理報關業(yè)務,并在報關完成后及時將所取得的業(yè)務單證交付給原告。即使原被告之間未約定過相關業(yè)務單證的交接方式和受領人,被告也應按照行業(yè)交易習慣,以合理和謹慎的方式及早通知原告并將核銷單證交付原告。被告未能在合理時間內(nèi)盡到謹慎義務向原告交付單證,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原告作為涉案貨物的出口方,應當積極主動收集出口收匯核銷單、報關單等單證,并及時辦理核銷退稅手續(xù)。原告在未與被告明確約定相關業(yè)務單證的交接方式的情況下,應當在合理的時間內(nèi)以勤勉、謹慎的方式催促被告,要求被告盡早交付單證,并給予被告交付方式和交付對象的明確指示。但原告作為辦理退稅手續(xù)的責任人,未能盡到上述謹慎義務,應對其自身過錯所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此外,在申報退稅期限內(nèi),即使申報資料不全,原告也有機會向退稅部門申請延期辦理退稅申報。原告未能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其在貨物報關出口之日起90日內(nèi)向退稅部門申報辦理過退稅及延期手續(xù),其因自身未盡審慎義務而導致退稅、補稅損失的最終發(fā)生。綜上,原告與被告對于退稅、補稅損失負有同等責任。
綜上,原告的退稅、補稅損失是由于原被告的共同過錯所導致的,雙方各應承擔50%的責任。被告應向原告賠償退稅損失人民幣46115.42元和補稅損失人民幣3100.82元。
一審判決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
評析
本案中被告因疏忽而未及時將核銷單交付原告,而原告也因疏忽未及時申請辦理退稅,未及時提示被告交付單據(jù)(催單),雙方行為均存在瑕疵。本案事實清楚,難點在于第一,交單是誰的義務,貨代公司是否有義務主動交單?第二,催單是否原告的合同義務?第三,本案責任是否應由雙方分擔,依據(jù)何在?
貨代公司交單義務的法律屬性
貨代公司交單義務的性質(zhì),應依據(jù)所交單據(jù)類型的不同而區(qū)別對待。貨代公司在辦理貨運代理業(yè)務中取得的單證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提單等運輸單證,另一類是報關單、核銷單等其他單證。其中,因為提單既是運輸合同的證明又是提取貨物的憑證,對委托人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貨代公司向承運人訂艙、交貨之后,向委托人交付提單無疑是貨代公司的主合同義務。相對而言,其他單證則屬于貨代公司在處理委托事項時因業(yè)務需要而取得的單證,其對委托人的重要性與提單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報關單、核銷單等單證的交付應屬于合同附隨義務。
根據(jù)最新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海上貨運代理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7條之規(guī)定,對于委托方已經(jīng)支付全部相關費用的,貨代公司應在何時向委托方轉(zhuǎn)交相關單證,法律并無明確規(guī)定,在本案貨運代理合同中也無明確約定。但根據(jù)行業(yè)慣例,即使原被告之間未約定過相關業(yè)務單證的交接方式和受領人,被告也應按照行業(yè)交易習慣,以合理和謹慎的方式及早通知原告并將核銷單證交付原告。

催單為委托方的權利而非合同義務
當貨代公司未及時交單時,委托方可以進行催要,這是委托方的權利。委托方是否行使催單的權利,不影響相對方的利益,僅會對自身利益造成影響,故委托方有權選擇不行使這一權利,從這一點上說,原告在合同履行上并無違約行為。
原告雖未違約,但其因為疏忽而未及時申報退稅,也未發(fā)現(xiàn)被告方未及時交付相應單據(jù),以致失去辦理退稅的機會,從而造成自身損失。假設原告能以合理的謹慎對待自身的權利,及時申報退稅,當可發(fā)現(xiàn)缺少相應單據(jù),在向被告催要單據(jù)之后,本案損失未必不能避免。因此,原告方于行使自身權利,存在過失,而這種過失也是造成其損失的原因之一。
代合同糾紛中雙方過錯的責任分配及法律適用
委托合同采取過錯歸責原則,有償?shù)奈泻贤蚴芡腥说倪^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但在部分委托合同中,損失的發(fā)生是由雙方過錯共同造成的,對此種損失的責任如何認定和分配以及在法律適用上,有以下幾種參考意見:
一、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合同法》)第120雙方違約的規(guī)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很難認為原告方未催要單據(jù)的行為構(gòu)成違約行為,原告方的過錯不在于合同履行上,而在申報退稅過程中于行使自己的權利,申報退稅屬于合同履行完畢后原告方的獨立行為,此時原告的過錯行為不構(gòu)成合同義務的違反。
二、適用《合同法》第119防止損失擴大義務的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本條在本案中恐也難以適用,其一,從法條字面上理解,本條規(guī)定的應是在一方違約已經(jīng)造成非違約方損失的情況下,非違約方未采取措施減少損失,或者采取不當措施以擴大損失的情況。而本案中被告方的違約行為本身并未造成原告損失,是原告方于行使權利的不作為與被告的違約行為相結(jié)合,共同導致了損害的發(fā)生。其二,本條規(guī)定對于擴大的損失,應由非違約方自行承擔責任,如此則本案中原告應自行承擔相應損失,但本案中的損失又不是原告一方過錯單獨造成的,如此則有失公平。
三、參照侵權法上過錯比較的規(guī)則處理。原告如以侵權為由提起訴訟,則法律適用是相當清楚的,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第26條之規(guī)定,即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過錯比較是在受害人對于損害發(fā)生也有過錯的情況下,通過比較雙方過錯的程度以及對于損害發(fā)生的原因力大小,來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賠償責任的原則。本案損害后果顯然是由雙方過失共同造成的,理應減輕侵害人(即被告)的賠償責任。原告雖然以合同糾紛為由提起訴訟,但在委托合同案件中,被告應根據(jù)過錯來承擔相應責任,在原告對自身損失也有過失的情況下,可以參照侵權法上的規(guī)定,通過比較過錯程度和原因力的大小來分擔責任。
參照侵權法上過錯比較的歸責會否造成法律適用上的困難呢?在合同糾紛中參照侵權法的相關規(guī)則,看似荒謬,其實不然。首先,既然委托合同糾紛采取過錯歸責原則,則過錯方理應承擔與其過錯程度相適應的責任。在存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對于非由其過錯而導致的部分損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其次,《合同法》第406條規(guī)定:有償?shù)奈泻贤蚴芡腥说倪^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該條雖未明確說明委托人也有過錯的情形應如何處理,但從條文含義看,受托人僅應承擔因其過錯而導致的損失,也就是與其過錯程度相適應的損失。本案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導致?lián)p失的原因是雙方面的,可在雙方之間分清責任,被告承擔因其過錯導致的部分責任(50%責任)當屬合理。因此,在委托人也有過錯的情況下,減輕受托人責任是該條文的應有之義,在法律適用上可直接適用該條之規(guī)定。 作者:張健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