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保”上線 保險跨界布局不斷加速
- 發布時間 2017.11.14
- 來源
關鍵詞
近日,騰訊旗下的保險平臺——“微保”正式上線,并發布了面向微信用戶的第一款保險產品——“微醫保”,合作方是泰康在線。據了解,目前還在小范圍測試階段,僅有1%的用戶可以體驗此次測試。
其實,互聯網涉足保險業務早已不是新鮮事。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這對于傳統的保險服務行業來說,影響無疑將是致命的一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保險公司近來在“互聯網+”領域的跨界布局呈現出不斷加速之勢。
泰康在線攜手“微保” 推出微醫保
11月2日,騰訊旗下保險平臺微保低調上線。目前,微保只推出一款產品——微醫保。據了解,此產品是由知名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康在線聯合微保誠意打造,意在改變國民醫療模式,完善國民健康保障,全面提升大眾的就醫體驗。
目前微醫保尚在公測階段,只有1%的用戶可以在微信錢包優先體驗這款產品。而根據騰訊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9.63億。按此計算,此次被激活進行公測的用戶數大約是963萬。
泰康在線相關負責人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微醫保”是一種補充醫療險,主要用于報銷住院費用。“微醫保”最低保費156元,最高獲得重疾醫療保險金600萬元、一般醫療保險金300萬元,保障期限是1年,可續保到100歲。與此同時,還提供與重疾相關的快速就醫服務,包括在全國36個城市的公立醫院提供住院押金墊付服務等。
對于泰康集團來說,此次“微醫保”的上線也是一次創新和突破,據了解,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是墊付功能,也是考慮到現在消費者的痛點。
泰康集團副總裁、泰康在線總經理王道南在回復長江商報記者時表示,“在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因病致貧,微醫保將通過押金墊付服務來幫助用戶解決這個痛點。當用戶初次診斷罹患100種重大疾病時,可申請全國36個省會及直轄市二級以上醫院的住院押金墊付,由專人陪同辦理押金墊付手續。押金墊付服務的推出,能夠有效避免因押金不足而延誤患者的病情診治,解決患者重癥就醫壓力。”
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保險業務
微保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的互聯網保險平臺大多采取大賣場形式,每一個險種可以看到十幾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看似很多的選擇有時卻令用戶更加望而生畏。而“微保”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從每個險種中嚴選2-3個產品,簡化條款,加大保障范圍,增強理賠跟進,并精準地匹配用戶需求。在“微保”,用戶不僅可以購買到知名保險公司高性價比的產品,還能享受到微保的獨家優惠與增值服務,一切可通過微信、QQ平臺操作。
其實,互聯網巨頭進軍保險業也早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近年來,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銜接互補、形成合力,夯實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看中這一政策利好,多家互聯網公司也早已謀劃布局。2015年11月26日,百度、安聯保險、高瓴資本在上海同時宣布,三方將聯合發起成立一家名為“百安保險”的全新互聯網保險公司。2016年6月6日,蘇寧聯合衛寧健康等成立金誠保險。另外,螞蟻金服發起設立的杭州保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獲批,這是螞蟻金服繼去年4月拿下首個保險代理牌照后的又一張代理牌照。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壽險網銷產品經營情況顯示,2017年1-7月,互聯網健康險業務保費34.5億元,同比增長109%。
提供優于線下的體驗是關鍵
為何互聯網巨頭會爭先恐后的布局保險業務?
據了解,我國醫療資源總體不足、住院費用貴等因素成為當下很多人就醫的“痛點”。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就醫報銷的需求日漸強烈。
據國家衛計委最新發布的《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4.6萬億元,商業健康險賠付支出1000億元,僅占全國衛生總費用的2%。作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保險不可或缺。
“互聯網企業開始爭先恐后地布局保險業務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市場空間巨大,據清暉智庫統計,十年后中國的互聯網保險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二是整個保險市場的生態正在發生改變,先行者或將優先受益,并借流量等優勢重塑行業格局。”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宋清輝還表示,“互聯網企業作為線上業態,能否提供優于線下的體驗,是決定互聯網企業保險業務成敗的關鍵。對于傳統的保險服務行業來說,其影響無疑將是致命的一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保險公司近來在‘互聯網+’領域的跨界布局呈現出不斷加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