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險提速 助推險企優化產品結構
- 發布時間 2017.07.24
- 來源
關鍵詞
今年4月以來保監會出臺了一系列新規,引導規范保險公司產品設計開發行為,其中針對“產品本質弱化”等人身保險產品現象進行了著重監管。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健康險將更加細化,實現創新發展,帶動保險行業保障屬性持續提升。
優化產品結構 推動價值增長
目前,多數保險公司產品本質弱化現象主要體現在產品銷售、設計以及責任三方面。例如,在銷售宣傳時強調投資、快速返還等內容而保障、持續性等本質不彰的保險產品;只能躉交保費的萬能險,與產品特性相違背、暗示“保證收益”的投連險產品;以及以消費者所交保費為限給付保險金、不承擔風險保障責任的團體醫療保險責任設計。
分析人士指出,多家公司為適應監管要求迅速轉型,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推動業務質量改善。
“以新華保險為例,轉型個險優化渠道,新業務價值增速超過保費增速。2016年公司新業務價值增速大幅高于保費增速,當年新業務價值增速達到36%,遠高于當年保費增速1%。”安信證券分析師趙湘懷指出,2016年以來新華保險推動渠道結構轉型,大力發展個險業務,在營銷員“質”與“量”持續提高的推動下,個險保費穩步提升,2016年公司個險保費同比增速達20%,占比達到65%,個險業務成為公司價值增長的核心驅動力,2016年個險新業務價值占比達98%。
“與此同時,新華保險銀保躉交保費持續收縮,2016年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同比下降23%,在保費收入中的占比為34%,遠低于個險保費65%的占比,與此同時。銀保中的期繳業務占比提高至15%。預計未來公司聚焦個險,將帶動新業務價值強勁增長,預計增速達30%。”趙湘懷表示。
發展健康險改善業務質量
今年5月保監會頒布了《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引導規范保險公司產品設計開發行為,回歸保險本源,防范經營風險,并提到支持發展健康保險產品,帶動保險行業保障屬性持續提升。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健康險市場滲透率達到9.1%,人均每單消費3118元,2011年—2016年復合增長率42%,帶動健康險保費復合增長率達到77%,2016年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達到400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中產階級崛起以及居民健康意識提升,是健康險滲透率與規模穩步提升的主要原因,預計2020年我國健康險市場滲透率將達到26%,人均每單消費將增長到3500元,健康險保費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從健康險的市占率看,平安、太保和新華三家公司分別為26%、30%和55%,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保險產品消費屬性不斷增強,結構持續優化,死差益占比提升,承保利潤對保險公司價值的貢獻不斷加強。在“保險姓保”經營思路的引導下,保險公司加強對傳統壽險和意外健康險的開發與推廣,滿足投保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