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會定調:金穩會浮出水面 最快年內將有進展
- 發布時間 2017.07.18
- 來源
關鍵詞
在近年金融混業經營愈發風生水起之時,監管協調卻一直處在“九龍治水”的狀態,為監管套利留下可乘之機。于7月14日-15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明確金融管理部門監管職責的同時,還公布將設立最高層面的協調監管機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穩會”)。業內人士認為,金穩會將協調一行三會填補混業經營下分業監管的真空。
金穩會浮出水面
五年一屆、每屆均對我國金融改革政策和方向“定調”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今年召開之前便早早地吸引了業內的目光。“防風險”是本次會議的基調。會議提出未來五年金融工作的三大任務: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其中,防控金融風險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而從去年底開始大力推進的“金融去杠桿”,在此次會議中被切換為“經濟去杠桿”。會議指出,要推動經濟去杠桿,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的關系。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分析稱,去杠桿應當更多地從“本源”去著手,而不是“舍本逐末”,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中國高杠桿率問題有望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同時發生重大轉變的還有一行三會的監管模式。本次會議確認監管模式為“功能監管、行為監管”,曾經的“機構監管”成為過去式。
資本賬戶開放、穩健的貨幣政策定調則繼續延續。會議提出,將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時強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在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的要求下,會議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央行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范職責,落實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職責,并強化監管問責。
分業監管空白將被填補
事實上,市場早有預期此次會議將重點研討改革現有監管構架。海通證券(600837 公告, 行情, 點評, 財報, 圈子)研究所副所長姜超表示,過去我國金融業是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框架,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各有經營牌照,由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分別監管。但近幾年我國金融業已經發展成了混業經營,例如銀行將大量資產放到了券商、信托和基金的表上,導致影子銀行快速發展,這些通道業務的本質是銀行逃避對資本監管的約束,但是在分業監管模式下,銀監會無法有效監管位于券商等賬戶上的銀行表外資產。金穩會的設立其實是邁出了走向混業監管的第一步。
交通銀行(601328 公告, 行情, 點評, 財報, 圈子)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指出,在分業監管體制下,監管部門通常奉行“誰家的孩子誰抱走”的原則,這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其中就包括監管割據持續得到強化,監管盲區階段性凸顯。
“金融監管大一統”的呼聲因此日益高漲。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落地的方案,并非此前市場普遍猜測的“一行三會合并”、“雙峰監管”等監管機構改革方案,而是在更高的層面成立金融穩定協調機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相比預期中的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從名稱看,金穩會更全面,擁有金融穩定和金融發展兩大職能;而與原有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相比,這個委員會的職能完整,層級更高,預計將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金穩會更大的作用在于填補分業監管的真空。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金穩會應該關注的核心問題在于維持現有金融分業監管框架下,通過金穩會統籌協調具體安排,強化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來彌補分業監管框架下的缺陷,優化分業監管框架,以適應混業經營的動態。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黃志龍進一步指出,金穩會的成立意味著金融監管和金融改革等方面更能夠全國一盤棋,能夠統籌各方面的利益和職能,而非目前的分業監管、各部門分別推進改革等現狀。
最快年內將有進展
在金穩會浮出水面后,其與現行一行三會的關系也頗受業內關注。鄧海清分析稱,金穩會是在國務院層面設置的統籌監管機構,一行三會仍然相對獨立。但他同時表示,從政策初衷考慮,應當只是將央行的宏觀審慎監管職能納入金穩會,但在執行過程中,是否會削弱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仍然值得觀察。黃志龍認為,一行三會將是金穩會的主要構成單位,也是金穩會決策的執行機構。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劉澄進一步指出,當前金融已滲透到國民經濟各個角落,監管措施不能只針對金融論金融,除了一行三會進入金穩會,國務院下屬其他部委也有可能進入,由金穩會來加強政策的整合協調。
而僅有一個統籌全局的金穩會還并不夠,黃志龍表示,根據金穩會的職能,還會設立相應的金融監管協調、金融改革統籌等方面的職能部門。針對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功能監管、行為監管”,劉澄預測,金穩會下還可能增設“行為監管局”,類似目前稅務局下的稽查分局,是對過程進行檢查的,不僅僅只是像以前一樣都是結果檢查。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本次金融工作會議只是先統一思想,真正的落地方案可能要等到十九大之后出爐。“金融工作會議要貫徹,按照慣例,可能是在十九大之后,在明年的人代會上進行討論,那時能看到誰真正主管金融。”劉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