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餑餑”成“燙手山芋” 9家險企股東擬轉讓股權
- 發布時間 2017.07.19
- 來源
關鍵詞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完美世界已于本月11日將所持有的長城人壽保險2700萬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96%)進行公開轉讓,轉讓價格6210萬元。按照此價格計算,長城人壽每股的價格為2.3元,總估值為64.69億元。而就在幾天前,大唐發電(601991,股吧)也和大地財險正式“分手”,根據保監會與中保協官網披露的信息梳理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9家險企的股權被轉讓(或擬被轉讓)。有分析認為隨著監管趨嚴,保險資金的運用受到限制,險企股權從之前的“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
多家公司“清倉”險企股權
除了長城人壽的股權“被棄”之外,大地保險的股權也遭大唐發電“甩賣”。近日,保監會正式批復,同意大唐國際發電將所持有的大地財險1.69億股股份轉讓給寧波開發投資集團,大唐國際正式退出。大唐發電此前持有大地財險1.69億股股份,轉讓給寧波開發投資集團后,后者將持有大地財險5.38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6.46%,大唐發電將不再持有大地財險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大地財險淵源于1949年10月成立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是經保監會批準成立,由中國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0日,總部設在上海。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分手”大唐發電已經醞釀了8年,其曾在2009年就公開掛牌過大地財險的股權,但直到8年后才得以“分手”。大唐發電內部人員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唐入股大地幾年來,大地并沒有給大唐貢獻多少利潤和效益,長期也不是很看好。
信達財險也被萬邦置業清倉。7月12日,保監會網站公布的《關于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復》顯示,批準臺州萬邦置業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7500萬股信達財險股份轉讓給中國鐵建(601186,股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建投資”)。轉讓后,鐵建投資持有信達財險2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6.667%;萬邦置業不再持有信達財險股份。不過,萬邦置業的“出走”也實屬萬不得已,主要是由于(萬邦置業)債務糾紛,導致信達財險的股權被查封、拍賣。
根據保監會與中保協官網披露的信息統計,今年以來,至少有9家險企(含1家保險資管公司)的股東轉讓或擬轉讓持有的所有股權。 其中股權轉讓額度最大是中韓人壽。4月份,保監會批準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將其持有中韓人壽50%的股份轉讓給浙江東方(600120,股吧)集團。
險資運用受限,產業資本退出
對于撤離險企的原因,各家公司都表現得諱莫如深,公告也多是蜻蜓點水。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中小險企經營狀況不佳。如上述提到的中韓人壽,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虧損1.34億元。而2017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再度虧損1338.62萬元。自2012年成立以來,中韓人壽連年虧損,2012年至2015年度的凈利潤分別為-2079.74萬元、-5640.78萬元、-7355.62萬元、-9273.49萬元,成立近5年累計凈虧損額達到3.9億元。
對于退出保險公司的原因,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郝演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民營資本占比較大的保險機構股權變動更為頻繁。一是目前經濟L型走勢已形成共識,保險機構的經營情況大相徑庭,因此原始股東獲得股本高溢價之后愿意選擇退出;其次,保險資金監管越來越嚴格,也造成一些產業資本知難而退。
“產業資本之所以對保險行業趨之若鶩,主要是保險資金成本低、規模大,可以利用保險資金反哺實業發展。不過現在這個‘如意算盤’估計打不成了,隨著監管趨嚴,保險資金的運用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多,自然有資本不愿意逗留,估計下半年選擇退出的數量還會增加?!?nbsp;民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廖偉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7月13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保險行業處于風險防控的關鍵時期,當前保險業面臨流動性、資金運用、戰略、新業務、外部傳遞性、底數不清、資本不實、聲譽等風險,絕大多數傳統大中型保險公司經營穩健,風險可控,但個別激進公司近年來規??焖贁U張,隱藏的風險逐步暴露。針對上述問題,陳文輝表示,保監會從資質、代持、關聯交易著手,治理股權管理亂象;針對非壽險投資型產品風險,及時停止了此類業務試點,引導保險回歸主業;對火中取栗且不收斂、不收手的公司,依法采取停機構、停業務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