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提速布局醫養產業 老年康復醫院成投資入口
- 發布時間 2016.12.14
- 來源 第一財經
關鍵詞
作為這個時代“有錢人”代表的保險公司不僅僅是監管部門眼中的”舉牌專業戶”,它們也在尋求與保險資金的長期性相配匹的投資品類,養老和醫療已經成為險資布局的重點領域。
北京燕園康復醫院開業一年之后,12月6日上海申園康復醫院正式投入運營,泰康保險集團醫養板塊的投資又向前邁進一步。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內,泰康先后完成戰略投資南京仙林鼓樓醫院;聯手同濟醫院建設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投資逾10億入股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上市醫療集團IHH旗下專注中國業務的百匯中國;投資逾11億元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和美醫療(01509)股份,國內規模最大的連鎖婦產醫院集團,持股比例達到26.44%。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在上周末公開表示,龐大中產階級的形成發展壯大和中國的未富先老是經濟社會發生結構性變化的兩個本質點。老百姓(603883,買入)為養老儲蓄的退休金、保險金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資金。
陳東升說,巨大的財富一定要找最好的標的,所以舉牌會成為一個常識,這是一個深刻的經濟規律使然,并非偶然的“野蠻人”的現象。
老人最盼醫養結合
12月6日,泰康保險集團在長三角地區投資建設的首個二級專科醫院——上海申園康復醫院正式投入運營,并掛牌成為泰康保險定點醫院,開創了保險直付新模式。這是繼2015年開業的北京燕園康復醫院后,泰康投入運營的第二家以老年醫學和康復醫學為特色的醫養結合專科醫院。
今年7月首批入駐泰康申園養老社區的居民、82歲的王老先生對記者表示,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和老伴在買菜做飯洗碗等日常家務上越來越力不從心,從五六年前開始就在尋找養老機構,今年申園一開業他們就搬了進來。
王老先生選中申園除了條件好之外,最看重的就是在社區內配套的康復醫院。“人老了最怕生病,子女不在身邊,一旦生病去醫院掛號看病都是我們的一大負擔”,王老先生說。
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兼泰康之家首席執行官劉挺軍表示,泰康做養老社區投資的前期調研時發現,醫療保障排在老年人所有養老需求的第一位。針對這些需求,“一個社區,一家醫院”被定為建設泰康養老社區的理念。
目前,在泰康已經布局的八地養老社區內均配套建設一家二級康復醫院,實現真正的醫養結合。
燕園康復醫院副院長王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社區內的老年人對慢病診療、急救保障、健康管理的需求十分突出。目前醫院第一期開放的100張病床已經住滿。今年4月到10月期間,燕園康復醫院為燕園社區居民提供了緊急醫療救助64例,其中成功搶救47例,綠通轉診17例,被老人和家屬譽為“生命健康保護傘”。
私立康復醫院面臨支付瓶頸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并保持快速增長,據預測,2020年需要康復治療的老年人將愈5000萬,至2030年康復醫療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038億元,而于此相對應的是當前康復醫療仍處在初級階段,不論是康復床位數還是康復醫師數量,都存在嚴重供給不足。
國務院近期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需加強康復、老年病、長期護理及慢性病管理等醫療機構建設。
泰康之家副總裁兼醫療發展事業部總經理朱正宏介紹,康復是泰康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康將在其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的重點城市發展康復連鎖,布局10家左右康復機構及社區康復診所,構建區域康復醫療網絡,打造醫療中心、康復醫院、康復連鎖聯動的康復醫療體系,形成從重癥診療到急癥期、亞急性期、恢復期的治療閉環。
社區居民王老先生現在最盼望的是申園康復醫院能夠盡快獲得醫保定點資格,這樣,老人們看病就可以使用醫保卡,減少醫療費用。
泰康旗下的康復醫院無論是軟件和硬件都是國內一流的,康復醫療體系對標國際,在業務上也是與國內頂尖的三甲醫院老年科聯手。定價低廉和覆蓋項目比較少的醫保,顯然無法補償這樣高標準的醫療成本。
在6日下午舉行的2016泰康康復醫學及老年醫學高峰論壇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茂斌表示,大型綜合醫院內設的康復科是非常賺錢的,但如果單獨做康復醫院就會面臨很大風險,康復醫院是不能指望醫保來支付康復費用的,必須把醫養結合起來才有盈利的可能。
朱正宏對記者表示,如何破解私立康復醫院的支付瓶頸是泰康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目前確定的思路是,不管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首先都是治病救人的場所,對周邊居民康復醫院會提供一定的基礎醫療服務,但醫院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高端人群。
“目前泰康旗下的醫療機構都在積極和政府溝通申請醫保定點資格,但醫保將只作為對社區老人的福利,我們的定位很清晰,主要是針對中產階級和中高端自費及商業健康險的客戶。這樣避免了和政府的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我們也會為社區居民爭取基本醫療保險服務”,朱正宏說。
“醫險結合”降低醫療支出
王晶表示,燕園康復醫院未來是要“三條腿”走路:第一類是醫保病人,燕園康復醫院正在努力申請醫保定點單位;第二類是自主定價的項目,服務于自費的中高端市場人群;第三類是高端商業保險客戶,既服務于泰康保險客戶,也會和其他高端商業保險簽約。
泰康申園康復醫院投入運營后即掛牌成為泰康保險定點醫院,泰康“保險+醫療”閉環商業模式探索更進一步。在自建自營的康復醫院中,泰康客戶不但可以得到體檢、診療、健康管理等全方位服務,部分項目可獲得保險公司直接支付或簡化理賠流程,極大程度提升客戶就醫及保險服務體驗。此外,申園康復醫院還將對接國際醫療保險。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要求,鼓勵企業、個人參加商業健康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并提出了對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顯著提高的具體目標。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院管理處長王海濤認為,在中高端醫療服務領域,商業健康險將充分發揮補充功能,滿足國民的醫療保障和服務需求,分攤國民對于醫療的需求。但是,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一直受制于高賠付率,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醫療風險控制機制。
劉挺軍表示,泰康的醫險結合戰略,核心在于健康和控費。泰康要將支付方和服務方的利益進行整合,借助商業保險、技術推廣、激勵機制等三大要素,對醫療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保險+醫療”模式的優勢在于實現健康提升和控制醫療支出。傳統醫院只為病人提供診療服務,通過保險業務可將服務延伸至人群健康管理,而客戶健康程度的提升及醫療資源優化配置(愛基,凈值,資訊)則又可以減少過度和重復醫療,從而降低總體醫療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