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規模近萬億元 理論上可入市資金近3000億元
- 發布時間 2016.12.08
- 來源 證券日報
關鍵詞
截至10月底,企業年金開立的A股賬戶數量為7256個
■本報記者 朱寶琛
來自中國結算的統計月報顯示,截至10月底,企業年金開立的A股賬戶數量為7256個。其中,今年以來新開的數量為449個。
作為我國養老金制度的“第二支柱”,企業年金的運營情況除了影響職工切身利益,也是投資者眼中重要的資金力量,特別是資金規模接近萬億元之時。
作為國家主導、企業參與的企業年金,自2004年正式啟動以來,規模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那么,這一基金目前規模有多大?來自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今年6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全國有75709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參加職工人數為2319.65萬人,積累基金9741.6億元。從投資管理情況看,實際運作資產金額為9534.65億元,建立組合數為3043個。
參照發達國家經驗,企業年金理論上具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是重要的社會養老資源。以美國為例,在2012年末的企業年金資金結存規模就高達5.1萬億美元。但在國內的實際運作中,企業年金不論是覆蓋率還是資產規模,都遠遠不能和“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相提并論,實際上沒有發揮“第二支柱”的重要功能。
那么,近萬億元規模的企業年金,有多少可入市?人社部2013年發布的《關于擴大企業年金基金投資范圍的通知》對此有明確規定:企業年金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合計不得高于投資組合委托投資資產凈值的30%”,照此計算,理論上企業年金可入市的資金最多能達到2922.48億元。
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勇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的成熟和完善,作為提高收益和分散風險的一種渠道,各管理機構都在逐步提升投資權益類產品的比例。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企業年金投資權益型養老金產品資產凈值為188億元,相比2014年末的31億元,大幅提升了506%。
基于從設立到發展均與我國人力資源保障狀況緊密相連,為促進企業年金業務發展,一系列的政策也正有序出臺。
為適應新的資管環境變化,2013年4月份,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擴大企業年金基金投資范圍的通知》及《關于企業年金養老金產品有關問題的通知》,前者放寬了企業年金的投資渠道。
為解決年金個人納稅問題,2013年12月份,《關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采用EET模式將個人年金納稅義務遞延到實際領取年金的環節,實現了稅收遞延。此舉減輕了企業和員工的稅負,激發了企業設立企業年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015年1月份,國務院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業界認為,職業年金市場的發展勢必將帶動企業年金市場新一波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