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邏輯調查:險資愛白馬 私募喜撿“殼”
- 發布時間 2016.12.05
-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近日,中國建筑、格力電器(000651,股吧)等險資舉牌概念股在資本市場賺足了眼球。
安邦資產在短短兩個月內兩度舉牌中國建筑,耗資數百億成為中國建筑第二大股東。而格力電器則在幾天內被前海人壽增持至4.13%,持股排名由第六躍升至第四。
在險資舉牌熱度的帶動下,格力電器、中國建筑近期股價大幅上漲。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自10月份以來,格力電器股價漲幅達到29.43%,而中國建筑漲幅更為驚人,達到68.23%。
事實上,以格力電器、中國建筑為代表,這輪險資舉牌潮的邏輯正逐步明確:在資產荒的背景下,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產的動力增強,而高ROE、低估值、具有優質現金流的行業龍頭被重點青睞。
在資產配置邏輯之外,險資謀求話語權的動力也在增強,在角色定位上從單純的財務投資向戰略投資轉變。
另一股資本市場上不可忽視的舉牌力量則來自私募機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研究,與險資舉牌白馬股、藍籌股不同,私募舉牌仍偏好上市公司的“殼”價值,通過資本運作在短期內博取超高收益的動機明顯。
險資的配置邏輯
“從格力和中建兩個案例看,在12月2日這輪舉牌中,險資的行動更為迅猛。”北京一位私募投資經理指出。
數據顯示,前海人壽在11月17日至11月28日期間大量買入格力電器的股票,持股比例由0.99%升至4.13%,以格力電器總股本60.16億股推算,前海人壽在此期間增持股份動用資金量近50億元。而安邦資產出手更為闊綽,以“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下稱“共贏3號”)為載體,11月18日首次舉牌中國建筑后,短短一星期內再度增持達到二次舉牌。
由寶能系舉牌所引發的萬科A、南玻A動蕩仍在發酵,資金雄厚、來勢兇猛的險資似乎已經成為A股市場上門口野蠻人的代名詞。
不過,前述私募投資經理表示,在A股市場上險資的角色與美國上世紀末出現的門口野蠻人并不相同。
“門口野蠻人所狙擊的對象,是股權分散、公司治理存在問題導致真實價值難以體現的公司,這些野蠻人收購公司以后一般直接炒掉人浮于事的原管理層,對公司進行重組和變革,釋放其潛力。但格力并不屬于這種類型,從長期看,它是A股分紅、ROE、利潤率等各個方面表現都很良好甚至優秀的公司。這輪險資舉牌主要還是出于資產配置邏輯。”前述私募投資經理認為。
但明顯的轉變是,險資的動作更為積極進取,對話語權的渴望也更為強烈。
11月30日,首開股份(600376,股吧)董事會審議過了公司章程修改方案,公司董事會由原來的7名董事改為9名董事,險資股東安邦保險、君康人壽各提名1位董事候選人。
安邦保險、君康人壽均是在今年6月末才買入首開股份,并躋身前十大股東之列。截至三季度末,安邦保險持股比例為4.58%,君康人壽持股3.6%。
“兩位險資股東提名兩位董事進入董事會,意味著由財務投資轉變為戰略投資。”12月2日興業證券(601377,股吧)分析師閻常銘認為。
事實上,在回復上交所關于舉牌中國建筑是否擬參與經營管理時,安邦資產表示,“關于管理事項完全以上市公司及全體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為前提做決定。”,這也彰顯出積極股東的姿態。
“險資舉牌并積極成為大股東的邏輯有兩點:一是在會計上可處理為長期股權投資,就不用擔心股價波動風險。二是更多話語權可以保障自身利益,例如要求上市公司高分紅等。”12月2日北京一位保險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
私募注重“殼”價值
12月2日有業內人士指出,險資舉牌的崛起標志著資本市場上的舉牌邏輯正在出現分化。與險資偏好白馬股、藍籌股不同,另一股舉牌力量私募機構則偏好上市公司的“殼”價值。
最新的一個案例是莫高股份(600543,股吧)。
來自北京的PE機構金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金陵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在二級市場增持股份,成為莫高股份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5%。而金陵控股的買入遭到了現控股股東甘肅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農墾集團”)的強硬抵制,雙方正展開對控股權的激烈爭奪。
事實上,莫高股份的質地并不十分優良,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63萬元,同比減少8.77%,每股收益僅為0.07元,與行業龍頭張裕A的1.20元存在明顯差距。
金陵控股的舉牌邏輯并不在投資高成長性、收益分紅穩定的公司。記者拿到的一份金陵控股提交給甘肅省政府的資料顯示,金陵控股的舉牌邏輯在于謀求通過資本運作實現股權升值。
“金陵控股擬加大對甘肅省上市公司的投資力度,參與上市公司的投資、定向增發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尤其是莫高股份等國企下一步的改革和發展。”該資料中寫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資料發現,被私募機構舉牌的上市公司多具備小市值、股權分散、有重組預期或涉及國企改革題材等特點。
以廣東新價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廣東新價值”)為例,曾舉牌過新海股份(002120,股吧)、金宇車城(000803,股吧)等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平均市值僅在30億左右。
新價值投資投顧會主席羅偉廣也曾表示,其舉牌邏輯為入股小市值、有重組預期的上市公司,甚至拿到控股權,再進行并購運作,實現股權增值。
由于私募的不透明性以及短期博取高回報的利益訴求,在舉牌甚至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過程中,易發生違法違規行為。
目前,莫高股份的控股股東農墾集團正以金陵控股涉嫌隱瞞一致行動人關系、涉及虛假陳述等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