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專家:險資應做資本市場的正能量 相關規則亟待完善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2分鐘脫稿演講在市場人士中激起千層浪花。

“你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后變成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現場直言,“這里我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話音剛落,便有市場分析人士將此類“土豪”、“妖精”、“害人精”解讀為近來在二級市場活躍進出或舉牌的保險資金。

同一天下午,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發表公開講話時,引用二戰時期德國人繞過馬奇諾防線的事例比喻目前償付能力監管遇到的類似問題,表示將通過完善監管和公司治理來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資本和公司能否和諧相處?監管目前是否真的掌握了一些資產管理機構的違規操作證據?12月5日受到深港通開通、徐翔案開庭和周六劉主席講話三方疊加因素影響,市場將會作何反應?澎湃新聞特邀講話現場親歷者以及機構分析人士進行梳理分析。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教授劉紀鵬向澎湃新聞表示,作為在現場親歷劉士余講話的參會者,解讀這番講話時有幾個前提條件。

首先,講話針對的是“最近這類現象的資產管理者”,沒有具體指某家公司或者某類公司,故而不能直接解讀為最近比較活躍的幾家公司有犯罪的證據、或者是要受處罰。

對于劉士余“當你挑戰刑法的時候,等待你的就是牢獄之災”一說,劉紀鵬認為這句話具有普適性,誰觸犯了法律底線,都得受到相應的監管和處罰。

關于有媒體將劉士余講話中關于資金來路不正的部分解讀為監管已經掌握了機構資金來路不正的證據,劉紀鵬認為不可對號入座。劉紀鵬向澎湃新聞解釋,在資金來源上,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者有其固定分工,不能一概歸到證監會方面,若是險資當由保監會管理,若是信托資金當由銀監會管理。他認為,在12月3日這樣即興而談的背景下,不可過分解讀。尤其是12月5日將迎來深港通開通、徐翔案審判,相信監管并不希望看到市場產生大規模避險情緒。

保險資金應成為資本市場“正能量”

近來保險資金在二級市場的活躍表現的確已經引起了證監會和保監會這兩大監管機構的關注。而監管層對于保險資金入市的態度,卻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2016年3月12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在談到舉牌問題時,他指出其實舉牌是二級市場普通的股票投資行為,“保險資金都是長線資金,包括舉牌在內的投資行為,對股票市場的穩定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大家都知道,在國外的資本市場上75%都是機構投資者,75%的機構投資者里面有70%是保險機構,因為是長線資金,需要找很好的出口。”

當時,項俊波曾披露,國內險資的舉牌行為總體風險是可控的。“到去年(2015年)年底,一共有10家保險公司累計舉牌了3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余額是3650億元,占整個保險資金運營的余額是3.3%,5%都不到,是很小的比例。平均持股比例是10.1%,涉及的36家公司中有21家是藍籌股,投資余額占全部被舉牌股票的93%。”

12月3日,當媒體問及作為“寶萬之爭”一方的當事人王石如何看待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發表的講話時,王石表示,“我正在看公關部發的如何回答記者提問,我也很想回答你,但是沒有這一條”。 此前,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靈曾公開表示:“從公開的資料,我們沒有辦法來說寶能的資金組織是違規的,因為我們課題組的結論是,在現在有關法規下,寶能的資金組織不違規,我們還沒有看到他哪一點。”

又是12月3日,格力電器(000651,股吧)掌門人董明珠在接收媒體采訪時,對于前海人壽持股比例上升一事表示,格力不會對舉牌進行應對,“如果成為中國制造的破壞者,他們會成為罪人。”

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郝演蘇向澎湃新聞表示,隨著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保險資金入市將成為常態。在這個過程中,即便上市公司已經作為公眾公司出現在市場上,然而保險資金的進入仍會受到職業經理人的排斥。對于保險資金來說,舉牌不是為了搞垮上市公司,而是應當用先進的資產管理理念幫助企業發展,成為資本市場的一股正能量。從投資標的來看,保險資金應當選擇大型藍籌股進行長期價值投資。“保險資金參與二級市場運作正是體現出對經濟發展的信心,在發掘優質企業的同時傳導市場信心。” 郝演蘇認為,“野蠻人”不應成為保險資金的標簽,應當完善監管規則來推動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多位保險行業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一面是保費收入快速增長,另一面是優質投資標的匱乏,在二級市場上選擇優質資產進行配置將成為險資投資的新方向。從行業來看,保險兼具金融和保障的雙重屬性,在保監會“償二代”的規范下,對于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和償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教授劉紀鵬向澎湃新聞表示,要實現資本和公司的和諧相處,有賴于良好的監管制衡機制。對于如何控制險資入市所帶來的風險,劉紀鵬認為,險資“快進快出”不可取,可以采取類似于持股一年以上的特別制度約束,并在二級市場劃分險資可投的“類別股”,讓險資依附于優質股票進行財務投資。“本來這些都是應該制度性因素解決的,有好的制度,及時做出判斷,就不至于搞成今天這樣。”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