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蜂擁布局保險業 一月內10公司涌入

長江商報消息現金流及回報率讓保險業炙手可熱,61家上市公司擬“入局”參股保險

繼布局小貸、擔保、互金公司等金融資產后,保險資產成為當下上市公司爭相布局的“新熱點”。

“今年確實很熱,圈里有人打聽有沒有保險牌照可以買。”11月25日,華中地區一長期進行股權投資的私募合伙人告訴長江商報記者。

上市公司發布的投資公告亦可見保險資產的熱度。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11月以來,有10家上市公司發布投資或者增資保險公司的公告。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經持有保險公司股份的上市公司超40家(包括4大上市險企),2016年以來共有61家上市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子公司)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此外,有14家上市公司申請保險公司獲得保監會批復,2家獲批開業。

“保險作為傳統金融行業,給人的感覺信賴感更強,上市公司紛紛涉足保險板塊,不排除有借助熱門概念做市值管理、抬升股價等情況。”11月26日,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做好保險業務,上市公司需在風控、投資等金融核心人才上進行儲備。”

超40家上市公司持股保險公司

11月25日,國金證券(600109,股吧)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公司提交的《投資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險資金資格申請》已獲準備案,可以開展受托管理保險資金業務。

這是今年6月22日國金證券子公司國金鼎興收到信美相互人壽(籌)獲批之后,在保險板塊業務上新的范圍拓展。

金融行業對保險業務熱情高漲,非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對保險資產的追逐毫不松懈。

11月22日,主營改良塑料生產的上市企業金發科技(600143,股吧)稱,擬投資1.6億元與上市公司海印股份(000861,股吧)、香雪制藥(300147,股吧)和立白集團等6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花城人壽,占股16%。

此外,上市公司對已成立的保險公司也展開了股份收購行動。11月16日晚間,浙江東方(600120,股吧)公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向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的浙商金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56%股份、大地期貨有限公司 87%股權及中韓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0%股權;以發行股份方式向浙江中大集團投資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的大地期貨13%股權;并募集部分配套資金。保險資產成為上市公司布局金融資產的一個組成部分。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經涉足保險公司的上市公司超過40家,其中,包括中國平安、新華保險(601336,股吧)、中國太保(601601,股吧)、中國人壽等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天茂集團(000627,股吧)、西水股份(600291,股吧)、泛海控股(000046,股吧)、華資實業(600191,股吧)等4家控股保險公司的“類保險股”;另有11家上市銀行控股“銀行系”保險公司,20多家上市公司如君正集團(601216,股吧)、一汽富維(600742,股吧)、中國中冶(601618,股吧)等參股保險公司。

同時,今年申請設立保險公司的上市公司出現“井噴”式增長,截至11月27日,共61家上市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子公司)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擬參與發起設立(或組織)的保險公司,包括壽險公司、專業健康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相互保險公司及互聯網保險公司,幾乎所有的保險類型均有涉足。

有投資并購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自前海人壽和安邦保險去年先后舉牌萬科后,上市公司看到保險資產的實力,今年紛紛“入局”涉足保險業務,出現蜂擁涉足保險資產的熱潮。

布局保險業看中充足現金流和高回報率

對于“保險熱”興起的原因,多位資本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與其保險資產的特性有較大關系。

長江證券(000783,股吧)一重組并購專家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一方面,GDP的增長帶來了保險業的繁榮;另一方面,保險渠道價值較大,現金流好,盈利能力強。

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資本競逐保險牌照的背后,是保險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吸引力所致。他表示,今年一到三季度,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了32%,按照這樣的速度,到今年年底,保費將超過3萬億元、總資產將超過16萬億元。另外,中國保險市場總規模超過日本,進入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

同時,從保險深度來看,中國保險業占據GDP的比重還很低,只有3%左右,發達國家都在6%以上,中國保險行業發展空間還很大。資本競逐保險業,也正是看重了保險業的廣闊潛力。

“相比于實業,金融產業風險相對低、回報高、周轉快,幾乎能迅速改善公司財報;相比小貸、擔保、互金等金融資產,保險行業屬于傳統的金融行業,跟銀行、證券一樣,股東和投資者都會相對信賴。”沈萌對長江商報記者分析。

湖北上市公司天茂集團三季報顯示,國華人壽并入天茂集團的財報后,保險收入已占到總營收的90%以上,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8.4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16.1倍。

在沈萌看來,保險資產還有另外一重利好是,其比證券、信托、銀行牌照容易拿到,保監會對保險牌照的發放速度要快于前三者。

不過,在資產優質程度被認可之外,保險公司充足的現金流也令上市公司頗為“心動”。

有資本市場資深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恒大、前海、安邦頻頻舉牌保險公司的舉動,讓上市公司充分意識到保險資金運用的靈活性。

“拿房地產等行業來說,如果能拿到保險資產,則意味著能得到更為長線的、低成本的資金,通過自身循環,投資回報能夠良性循環,就能迅速得到積累資本財富,跟PE運用杠桿做股權投資、做收購的操作思路類似。”近日,華中地區一位長期進行股權投資的私募合伙人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有證券人士稱,在上市公司搭建金控平臺的過程中,保險牌照是其中關鍵一環。這也刺激一些致力于打造“大金控”平臺的上市公司紛紛涉足保險。

業績提升難度變大謹防“炒概念”

“聽起來很美”的保險資產,實際運營起來并非如想象中容易。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公布保費收入情況的人身保險公司共有76家,財產保險公司共有80家。同時,新批保險牌照14家,保險公司數量在迅速增加。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有23家壽險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出現虧損,合計虧損約57億元,其中,君康人壽以22.52億元的虧損成為最虧錢公司,富德生命人壽次之虧損21.55億元,虧損超過10億元的公司還有恒大人壽和中融人壽。

“中小型險企并不一定能迅速占領市場獲得市場空間。”沈萌表示,一方面是保險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保險市場的品牌效應已經基本成型。

此前,有保險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險企銀保渠道和代理渠道面臨承壓,新進入的保險公司爭搶市場的情況正在出現。

“以‘銀行系’保險公司增多來說,此前銀保渠道會選擇和多家保險公司合作,在自己體系內開始保險公司后,銀行渠道當然會優先考慮自營的保險公司的業務,同時銀行優質客戶也會優先輸送進行自營的保險公司系統內。”一位保險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直言。

“金融行業是非常專業的行業,從上市公司早期嘗試小貸、擔保、互金等進入資產的情況來看,獲得豐厚回報的情況并不多見。”上述私募投資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此前保險資金選擇投資公司的產品,現在保險公司越來越傾向自己去做投資,但這也意味著中間的風控‘防火墻’被取消。”

沈萌認為,上市公司投資險企需要謹防“炒概念”等跟風情況,在獲得保險牌照或者保險資產的情況下,對保險資產的長期培育、回報情況要進行關照。

上述長江證券重組并購專家則表示,不排除保險資產會面臨著監管部門對類似“萬能險”的產品的監管變嚴,險資運營過程中的風險也需注意。

“金融行業的核心比拼是人才儲備,新開設的保險公司面臨著拿牌照、正常運作和投資風險等三個階段的問題,而且面臨著金融產品創新風控等方面的考驗,業績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做。”上述私募投資人士強調,“積累優質的金融人才、搭建科學的金融體系是關鍵。”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