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風口亦是大勢所趨 安心保險如何引領變革
- 發布時間 2016.10.11
- 來源 華聲在線
關鍵詞
在“互聯網+”風靡的熱潮下,作為首批4家獲得互聯網保險牌照的險企之一,安心保險等互聯網保險平臺,正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引領保險業走向新的變革。保險和各種業態更加多元化的融合共生正成為保險新業態下的大趨勢。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5年度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2015年中國互聯網保險的保費規模達到2234億元,同比2014年的858.9億元增長了160.1%。彈指一揮間,在互聯網大潮的裹挾下,“互聯網+保險”成為行業新增長點,短短兩年的變化可以用滄海桑田來形容,更有業內人士以“一場對傳統保險公司的圍剿戰正進入高潮”來形容當前的業態。
稀缺而價值巨大的互聯網保險牌照
互聯網保險拓寬了傳統保險的銷售渠道,輕資產運作與去中介化形式提供了輕盈便捷的運作模式,同時通過大數據等科技創新助力風險精算,因此互聯網+保險具有極高契合度,這也是近期互聯網保險大熱的原因。
2015年6月,安心保險等險企陸續獲得保監會頒發的互聯網保險牌照。獲得此牌照,意味著可以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自主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在定價模式、經營模式和服務模式上擁有了極大的靈活性。拿到這塊互聯網保險牌照,對今后估值的提高也會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
互聯網保險的熱潮,吸引了各路資本紛紛布局互聯網保險業務,行業迅猛發展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追捧,眾多上市公司、私募股權基金對互聯網保險行業紛紛看好。根據相關數據,目前發力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已經100家之多。
然而在眾多的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中,具備互聯網保險牌照的公司只有4家,讓本就彌足珍貴的互聯網保險牌照顯得尤為稀缺。行業分析人士評論認為,未來,是否擁有互聯網保險牌照很可能成為分水嶺,在這場發令槍已經打響的馬拉松中,眾安、安心、泰康、易安四家擁有牌照的平臺率先領跑,可以根據各自優勢和特長搶占細分市場,無疑擁有極大的先發優勢。
模式探索方興未艾 車險將成最大蛋糕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跟隨互聯網一起成長的“80后”“90后”將成為消費主力,互聯網保險的用戶基數持續擴大,消費者的保險意識也在逐年增加。
從數據來看,短短兩年時間,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已經占據行業總量的9.2%,成為拉動保費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9.2%的可喜數據距離普遍期待還有一定距離,與此同時,目前互聯網保險的商業模式還沒真正意義上形成。
事實上,互聯網保險公司正在做出不少努力,無論是更貼近客戶需求的碎片化和定制化產品,還是更豐富的保險產品和更靈活的服務,互聯網保險都可以確保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客戶生活場景中。以安心保險為例,為解決保險業保單復雜、理賠困難的沉疴,基于“簡單的保險”理念,推出一系列如家庭財產盜搶險、家庭財產火災爆炸雷擊保險、家庭水暖管爆裂保險、網絡支付安全險、戀愛保險、惡劣天氣險等場景化、定制化保險產品。
目前,眾安、安心、泰康、易安這些新興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都在圍繞著“場景化”和“定制化”做文章,一方面將保險嵌入旅游出行、家庭財產、網絡支付等具體場景,另一方面基于傳統標準化保險進行定制化創新。未來,互聯網保險的場景化、高頻化、碎片化的產品推出將更加頻繁,隨著各家平臺基于自身優勢真正陸續發力,互聯網保險的版圖和模式將更加清晰。
隨著今年7月正式實施的商業車險改革,車險業務正經歷結構調整轉型,保險行業也走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保險公司將觸角延伸至車險領域正成為行業焦點,引發了各方關注。未來,憑借著大數據等先進科技手段,互聯網車險將在車險費率厘定和賠付風險評估中占據一定優勢。未來,占據財險約七成保費收入的車險業務必將是互聯網保險平臺兵家必爭之地。
9月22日,保監會同意安心保險在業務范圍中增加“機動車保險,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試點期間為一年,可在北京、廣東(含深圳)經營機動車保險業務。眼下正值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全國范圍內鋪開之際,安心保險此時拿下車險牌照,探索“互聯網+車險”的全新玩法,相信有希望成為行業“從定價到理賠的全流程變革”的全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