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民保代業務獲批 騰訊晉升保險代理正規軍
- 發布時間 2017.11.02
- 來源
關鍵詞
10月11日,保監會的批文顯示,由騰訊控股持股57.8%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民保代”)獲批經營保險代理業務。 微民保代注冊資本為2億元,注冊地為深圳前海,由騰訊的孫公司100%持股。具體為,騰訊全資子公司北京驛碼神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譯碼神通”)持有深圳騰富博投資有限公司57.8%的股權,后者100%持股微民保險代理公司。 從微民保代的股權結構來看,騰訊為控股股東。騰訊在保險領域再下一城,也從保險銷售的第三方平臺渠道方升級為保險代理銷售的正規軍,有了代收保費權限。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互聯網巨頭做保險,業務空間值得期待。但這只是騰訊主營業務中的一小塊,幾乎每個大型企業集團都會在金融領域、保險領域布局,以實現資源的互相配合。” 隨著互聯網保險行業的風生水起,騰訊接踵而至大步布局保險業,目標是要從簡單的扮演分銷平臺的角色,轉變為自己組建保險公司,直接享受到公司盈利能力。 “一財一壽一保代”布局 微民保代前身為家點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為深圳騰富博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騰富博股東為騰訊控股100%持股的北京驛碼神通,持股57.8%,另兩個股東是富邦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邦財險”)、 開博裕二期(上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31.10%、11.1%。 資料顯示,微民保代的業務主要為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代收保費,同時輔以相關保險業務損失勘查和理賠業務的代理。 前三季度,保監會共批籌了8家保險代理公司資格,其中,發起者主要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保險公司。微民保代集兩類股東于一身,業內人士認為其股東優勢明顯,一方股東手握保險產品開發設計權限,一方股東掌握保險銷售資格與渠道。 據稱,騰訊將在微信錢包的九宮格中接入微民保險,為其提供銷售的流量渠道。擁有巨大流量的騰訊,其實早已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嘗試接入保險。 今年7月,騰訊推出了創新型重大疾病保險“企鵝保”,目前僅針對騰訊員工內部試水,之前微信也曾作為平臺上線華夏人壽等公司的保險產品。 據騰訊集團2017年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月活躍賬戶達9.63億,同比增長19.5%。在企鵝智酷公布的《2017微信用戶&生態研究報告》中表述,微信2016年來直接帶動了信息消費1742.5億元,相當于2016年中國信息消費總規模的4.54%。 如今,微民保代獲得保險代理牌照,保險接入微信錢包的計劃將有可能被實施,時代周報記者聯系騰訊相關部門采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騰訊早在2012年就有布局保險領域的動作,騰訊財富通與中民保險網合作上線“保險超市”。2013年,騰訊、阿里、中國平安聯合發起設立互聯網財險公司眾安保險,獲批中國首張互聯網財險牌照,并在今年9月在香港上市,騰訊占股12.0907%。 今年,騰訊控股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和泰人壽15%股權。另外,騰訊控股與英華杰集團、高瓴資本在香港成立保險公司英杰華人壽,持有20%股權。 截至目前,在騰訊的保險體系中已完成“一財一壽一保代”的布局。有互聯網保險分析人士指出,“微信擁有高于支付寶的流量基數,此次騰訊在微信開啟保險銷售,作為一個社交平臺,怎樣更好地豐富應用功能,盤活客戶,健全支付平臺功能,成為首要難點”。 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想要經營保險業務,僅依靠流量是不可能做好的,關鍵在于有沒有適應于在微信上銷售的保險產品。目前來看,騰訊對于產品設計方面并不擅長。” 郝演蘇表示:“騰訊看起來控股了多家保險公司,但從目前的現象來講,布局保險業務仍是騰訊主營業務中的一小塊,對公司自身的發展和行業發展產生的影響不會那么大,未來的情況還有待證明。” 有數據顯示,按總保費計算,2016年中國保險科技市場規模為3630億元,中國保監會記錄的95億份新承保保單中,約有65%在互聯網銷售。 除了保險公司在“互聯網+”領域期待突破,不少大型互聯網公司也盯上了保險這塊蛋糕。 螞蟻金服發起設立的杭州保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今年7月獲批,正式已經拿下了兩張產險牌照、一張壽險牌照;蘇寧聯合衛寧健康等成立金誠保險;百度宣布和安聯保險等發起成立百安保險;京東與險企合作,不止做分銷,還依托場景推出眾籌跳票取消險、海淘交易保障險等創意險。 在今年上半年保監會官網批復的21家保險中介公司中,除去騰訊、螞蟻金服兩大流量巨頭外,也還出現了其他互聯網巨頭的身影:北京大樹保險經紀。資料顯示,該公司股東為拉卡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系聯想集團控股企業。 業內人士稱,借助支付寶與微信這樣的流量巨頭,將會讓更多的用戶認識并接受互聯網保險服務,這有利于行業更快地發展。 |
|
相關新聞
今日頭條等流量巨頭開賣保險;37家P2P平臺注冊資本增至5億以上
2019.08.16
保險資管業穩健運行 多舉措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2019.08.16
銀行系保險公司轉型路漫漫 銀保渠道代銷占比居高不下
2018.06.21
前4個月結構優化明顯 保險業加快轉向高質量發展
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