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前10家險企拿走壽險業九成利潤 九公司凈利超10億元

近期,上市險企半年報已披露完畢,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個別險企仍未披露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今年上半年,75家險企中,有41家盈利,合計盈利583億元;有34家虧損,合計虧損120億元。

整體來看,壽險行業盈利額與虧損額均較集中。其中,凈利排名前十的壽險公司占行業盈利額的90.5%;虧損最多的5家險企占行業虧損額的75.5%。

41家險企盈利

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末,行業共有壽險公司83家,除國壽存續、和諧健康、安邦人壽、愛心人壽、新華養老、長江養老、安邦養老、國壽養老幾家險企之外,有75家披露了凈利潤數據。

總體來看,有9家險企上半年凈利超過10億元,分別為平安人壽、國壽股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保險、太平人壽、前海人壽、國華人壽、平安養老。其中,平安人壽與國壽股份凈利潤均超百億元。

從凈利潤第二梯隊來看,有18家險企凈利潤低于10億元但超過1億元,包括友邦、恒大人壽、信誠人壽、中美聯泰、珠江人壽、工銀安盛、中意人壽、中英人壽、建信人壽、交銀康聯、民生人壽等。

從凈利潤的第三梯隊來看,有14家險企凈利潤為正但低于1億元,包括匯豐人壽、英大人壽、橫琴人壽、君龍人壽等險企。

總體來看,第一梯隊(凈利均超10億元)的9家險企合計凈利潤占盈利險企凈利潤總和的89%;第二梯隊(凈利低于10億元高于1億元)的18家險企合計凈利潤占盈利險企的9.88%;第三梯隊(凈利潤低于1億元)的14家險企合計凈利潤占盈利險企不到1%。

事實上,與凈利潤對應的是,壽險公司保費市場份額也頗為集中。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安邦人壽、太保壽險、華夏人壽、泰康、人保壽險、富德生命人壽、太平人壽、新華等10家險企,原保費占了行業原保費的71.57%,其他70余家壽險公司,原保費占比不到三成。

5家險企虧損90億元

從虧損險企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有34家險企虧損,合計虧損120億元。其中,虧損最多的5家壽險公司合計虧損90.63億元,占虧損險企虧損總額的75.6%。

其中,虧損最多的一家險企上半年虧損35.72億元。另有三家險企虧損額緊隨其后,凈利潤分別為-18.10、-17.40、-10.90億元,其中兩家虧損額度相較去年同期有了顯著擴大。

此外,光大永明人壽、國聯人壽等虧損額度相較去年同期也出現了明顯的擴大趨勢,其中,光大永明人壽虧損2.3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幾乎增加了一半。

有虧損額度擴大者,也有同比實現扭虧為盈的險企,君龍人壽、英大泰和人壽、華泰人壽、農銀人壽、中宏人壽、中郵人壽、建信人壽、中意人壽、珠江人壽等去年同期出現虧損,今年卻實現盈利。

備受關注的恒大人壽以及前海人壽上半年也都實現了一定的盈利,凈利額分別為5.57億元以及28.31億元,其中恒大人壽去年同期為虧損狀態,而前海人壽相較去年同期的60.55億元,出現了顯著的下滑。

通過凈利潤數據與保費數據,不難發現,大型壽險公司在行業中優勢明顯。今年以來,亦有不少券商研究機構認為,在行業回歸保障的大背景下,大型壽險公司優勢凸顯,中小險企更難突圍。

廣發證券(000776,股吧)近期的研報認為,對比大公司,中小保險公司傳統保費業務規模小、占比較低。長期保障性產品保費占比方面,平安、國壽這種大險企占比在80%以上,而一些中小險企的占比偏低。從保險產品結算利率的角度來看,伴隨著利率上升,大型保險企業保險產品結算利率反應更為敏感迅速。與之形成對比得是,中小型保險企業產品結算利率多保持不變甚至下滑,大型保險企業產品競爭力相對提升。

“如今行業回歸長期保障,中小險企轉型道路艱巨,因此加強監管將對這些險企的存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相反,以傳統業務為主的大型險企,經過多年的發展,傳統業務實力較強,在新政策環境下未來發展將更為順利,形成 "強者恒強,弱者淘汰"的局面?!睆V發證券表示。

平安證券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型上市險企價值率與繼續率改善使得流量退保率下降:流量退保率往往是保險公司的渠道結構、產品結構、保單價值等諸多因素綜合后的反映。隨著對于渠道和產品結構的轉型,上市險企的新業務價值和新業務價值率都出現了大幅的提升,保單繼續率不斷上升,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個險渠道已經成為主要的銷售渠道、首年保費中期交業務的大幅提升以及保障型產品占比的不斷增加等。“我們認為大型上市險企在此輪監管導向中受益,將享受集中度提升的趨勢紅利”。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