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并購浪潮來襲 醫院成險資最愿意介入的熱鬧領域
- 發布時間 2017.09.01
- 來源
關鍵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監管部門對私募基金以及各類金融運作主體的監管都進入了白熱化。而自2014年證監會推動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開始,就掀起了我國新一輪的并購大浪潮,而醫院正成為這一輪浪潮的熱門領域,保險公司在這其中的位置舉足輕重。
第二次并購基金浪潮
8月31日,在由北京保險研究院主辦的“風險變異——保險生態的科技重構邏輯”的會議上,東方國新創業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楊大林說道:“并購基金市場很復雜,真偽都有,真實的并購基金主要參與者為券商直投、PE和產業資本。PE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好壞變化非???。東北就有一些資本系,之前舉牌了多家上市公司,賺了很多錢,但是過了那個周期之后,幾乎都陷入困境。而產業資本,以復星為代表,現在看來還是比較健康的。”
在楊大林看來,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并購浪潮,但中國真正的并購浪潮只有兩次:第一次是股權分置改革(2004-2005年),這次是由資本市場推動的浪潮;第二次就是2014年開始的并購浪潮。
他表示:“第一次并購浪潮對社會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這次并購浪潮一直到今天,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之利。為什么2014年的并購浪潮影響如此之巨呢?并購是股權投資動作,而我們的資本市場把并購變成了三個協議,即業績承諾、大股東保底和第三方保底,滿足這三條,錢就被放出去了,尤其以銀行為代表的資金供給方,這種錯誤的邏輯,再加上證監會監管部門鼓勵上市浪潮,也是一次巨大的杠桿牛市。”
他強調,并購基金的主要運作步驟,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基金管理人(GP)。并購是資本市場及金融界金字塔上的明珠業務,對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并購基金的盈利來源,由基金分紅、管理費、上市公司回購股權的溢價以及財務顧問費等幾方面組成。并購基金管理人最大的功能是價值發現和價值創造。
楊大林說道:“貨幣市場有三個特色:一是以銀行為代表的,持續增強的組織信用;二是有豐富的金融工具,以及各種理財計劃、資產計劃;三是多樣化的融資手段。而資本市場的特點是溢價機制。也就是說PE20倍就是拿未來20年的利潤融資,為今天所用。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功能是資源整合平臺。靈活的退出機制對于企業來說更是至關重要。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之后將股權變現退出。這樣的話,圍繞著上市公司資信,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互動,這個企業就會像魔方一樣成長,代表企業就是李嘉誠的長江實業?!?/span>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的案例也越來越多。楊大林認為,中國的產業發展在未來發展之路上,不論是按照科學發展還是工業4.0發展,都只能通過并購發達國家最先進的技術和品牌,為中國所用,結合中國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繼續放大它的價值,彌補我們在研發方面的不足,提升整個產業的先進程度,最后在中國的A股上市公司并購退出,做大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形成一個閉環操作。這是我們做國際并購的思維邏輯和邏輯框架。
他說道:“事實上,歐美100多年發展的歷史證明,只有兩種基金發展的最大,一種是對沖基金,是以技術和數字為代表的二級市場的投資基金;另一種是并購基金,是靠人的。因為這兩類基金投資的回報率相對較高,風險相對較低,所以這兩個基金會很大量。中國現在還沒有出現特別大的并購基金,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資本供給方,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對并購基金認識不足,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span>
醫院是目前投資并購熱門領域
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業的動機,有產業協同、增厚利潤、抗周期資產配置這些功能,現在資產方找不到太好的產業,選擇進入醫院也有企業轉型的需要。所以醫院現在成為投資并購界的熱門領域。
楊大林說道:“投資一家新的醫院,盈利周期非常長,前面要有長達5年以上的時間培育市場,如果你做投資的話,只能是并購現有醫院,提升它的管理和服務。我們對醫院的定義,醫院是醫生、患者交互的一個重要平臺,同時也是醫療服務最重要的載體,是最新的醫療技術應用的一個場景,更是保險公司最愿意介入的一個場景,多項保險服務能給保險公司提供客戶,在這里實現多項保費收入?!?/span>
所以險資進入醫院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保險機構是醫療機構的上游,需要優質醫療資源為其投保的客戶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未來醫院是重要的獲客端口和拓展保險產品的重要窗口。尤其是泰康保險投資的醫院,更是證明了它有天然的業務協同性和資本增值的屬性。
保險投資醫院的好處包括:一是客戶獲得協同效應,通過投資并購醫院,保險公司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深層次的服務,增強客戶的黏性,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如此一來,雙方的客戶互換,就能對雙方的業績有更好的提升。二是控費利益基礎一致性,取向一致,容易控制成本。三是縱向醫療產業鏈的整合,80%的疾病可以在社區解決,大醫院費用高,議價能力強,不利于保險控費,因此保險機構需要將患者特別是慢性病患者引導到社區基層就診,進而打造醫院+連鎖診所+慢病管理專科醫療機構的模式。四是橫向醫療產業鏈協同,可以發展養老、健康賬戶等產業。
而對于投資醫院的四種方式優缺點,楊大林也進行了一個總結,他說道:“投資并購醫院的優點是,能快速擴大醫療規模,品牌優勢明顯,醫療機構現成,無需重新打造醫療品牌,但是也有一個問題,醫療機構把估值做高,并購基金需求比較大,這樣保險和醫院融合相對有些困難,不同醫院之間價值觀有沖突?,F在還有新醫改,參與改制這種方式,劣勢是改制耗時長,不確定性高,醫院員工安置難度大,文化沖突明顯,整合難度大。而自行設立醫院就很麻煩,自行設立是自有資產,擁有高度控制權,可打造自有品牌,避免并購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和成本,但是投資巨大,盈利周期太長,前期有虧損,財務壓力巨大。參與改制的優點是,公立醫院居民信任度較高,品牌優勢明顯,容易獲得保險客戶認可,為醫院發展注入資金,容易獲得地方政府支持,這是目前并購醫院的一種方式。托管的優點是輕資產,投入少,盈利快,醫療集團規模擴張容易,利于吸引保險客戶?!?/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