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應“雙管齊下”

抑制資產泡沫、振興實體經濟,是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目標。更好地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明確成為金融行業改革探索的方向。在此過程中,作為現代金融的組成部分和市場經濟的基礎性行業,保險業應當如何參與其中,并發揮獨特的作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在6月18日舉行的2017青島 中國財富論壇之保險高峰論壇上,與會嘉賓從為實體經濟提供風險保障和長期資金支持兩個層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剖析。

保險資金與實體經濟“天然匹配”

當前,金融和實體經濟出現失衡已是不爭的事實。大量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循環,與此同時,非金融機構的資金也在不斷涌入金融和房地產領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朱俊生指出,近年來,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市場大漲使得很多企業家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投機活動中,2016年末,M2與GDP之比突破200%,為全球最高的經濟體之一。與之相對的是,實體經濟資金偏緊、融資難融資貴的情況日益嚴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找到適合的金融資金并引導其進入實體經濟,成為中央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國內外實踐證明,保險資金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長期資金提供者。日本主要經濟行業30%的貸款都是由保險資金提供的。”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

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弛進一步解釋了保險資金與實體經濟這種“天然的匹配性”。從融資需求來看,實體經濟所需的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但回報穩定、抗周期性良好。而從投資需求看,保險資金數量大,對投資收益安全性要求高。據預測,到2020年,國內保險業資產規模有望達到20萬億-30萬億元。龐大的資金規模需要得到有效的配置,才能實現保險資產的保值增值。

2017年,“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后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大力引導保險資金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事實上,保險業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和支持從未停歇。曹德云介紹,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大致有4種方式:一是通過銀行存款轉化為銀行貸款,對實體經濟進行間接融資;二是通過股票、債券等方式對實體經濟直接融資;三是通過股權、債權、基金等載體對實體經濟項目融資;四是通過拆借、回購為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僅從項目投資看,保險資金投資‘一帶一路’5923億元,投資‘綠色金融’5258億元,投資棚戶區改造989億元,投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近300億元。”曹德云說。

不只是對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持,保險資金也在探索向更精細、更微觀的領域投入。據統計,目前已經有8家保險公司正在進行28個養老社區的規劃和建設,這些養老社區總投資額接近700億元,將為老年人群體提供33萬張床位,對于民生建設、社會穩定有著莫大的積極作用。

另一個較為典型的領域,是以泰康資產為代表的保險資管公司正在探索創新的困境投資,即對于處在流動性困境中的企業進行投資或不良資產處置等。這將對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提供直接的支持。

風險保障是保險護航實體經濟的關鍵

“保險是用來保障的,尤其是長期保障,所以保險提供長期資金只是一種伴生現象,保險行業在投資過程中要謹慎小心。”金融專業人士朱云來用警示的方式提出了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的另一個重要維度。

而朱俊生的表述更為直接:“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首先在于發揮保險核心功能。”他認為,保險業應當分散和轉移實體經濟運行中的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法律責任以及信用等風險,積極防災減損,利用專業的風險管理技術減少社會財富的損失。

在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積極構筑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保障體系”,包括完善社會風險保障功能,完善農業風險管理機制,增強保險增信作用等。

比如,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穩就給出了一個數字,針對2015年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汽車全面虧損,僅他所在的企業即支付超過1億美元的保險賠償金。“在包括‘一帶一路’在內的國際交易中,企業的海外投資面臨非常大的匯率波動風險,信用保險的杠桿保障對企業的意義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還不太了解信保的作用。”王穩說。

其實,信用保險不被大眾所了解,也反映出保險為實體經濟提供風險保障的水平有待提升,范圍有待擴展。“我國‘走出去’企業對出口所在國的政治風險市場需求特別大,但是供給非常不足。不論是機構還是資金、人才,都嚴重不足。”王穩表示。

朱俊生也提出了這一問題。他認為,目前保險業通過經濟補償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的支持還不夠,突出體現在財產保險的保險密度和深度水平都不高,保險的滲透率有限。以民營企業發達的某地區為例,平均6個企業有1張企財險保單,這說明即便在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地方,企財險的滲透率都比較低。

此外,朱俊生還提出,以資產價格泡沫為重要表現形式的通貨膨脹損害企業家創新。因此,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為企業家精神的發揮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這樣保險和實體經濟的結合才有更深的根基。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