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詐騙風險 保險賠付損失最高1萬元
- 發布時間 2017.01.12
- 來源
關鍵詞
電信詐騙猖獗,上當受騙者不絕。除了政府的重拳打擊外,保險業也正在琢磨如何應對此類風險。近日,杭州多家機構聯合利用大數據來防電信詐騙,其中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借用大數據推出“電信防詐險”來堵截行騙風險。
1月8日,杭州市反詐聯盟在杭成立,眾安保險、杭州市公安局、阿里安全、螞蟻金服、小米等20多家單位和企業共同布局防范電信詐騙。這是國內首個致力于“防范+賠付+偵破”的反電信詐騙聯盟。當日,眾安保險還宣布所推出的國內首款電信詐騙險面向所有用戶開放。
近十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長。根據眾安保險報告數據,電信詐騙呈現四大特點:涉騙金額大,從幾千元到幾千萬元不等,遠超其他詐騙手段;涉騙范圍廣,社會各行各業無孔不入,防不勝防;詐騙手段多,從“我是領導”到“助學貸款”,覆蓋網絡、短信、手機等;損失難追回,僅有不到三成的受害者獲得部分或全部經濟賠償,賠償金額不到涉案金額的10%。
為全面保障用戶資金安全,2016年5月眾安保險推出國內首款電信詐騙險,小米手機用戶成為首批被保障用戶——用戶投保后,由于接到詐騙電話或短信時未收到安全提醒,導致被騙,眾安保險將對其產生的損失進行最高1萬元的賠付。
據眾安保險介紹,2016年底,張小姐接到一封來自某銀行客服號碼的短信。該短信提示她可提升信用卡額度,并引導她撥打電話咨詢。由于對方能夠準確地將自己的名字等信息說出,張小姐便毫不懷疑地根據對方提示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等信息,導致被騙近1萬元。由于張小姐是眾安電信詐騙險的用戶,最終從眾安保險獲得8000多元的賠償。
經過半年的積累和沉淀,眾安保險全面升級電信詐騙險,不僅面向所有用戶開放,還在全國范圍進行免費的公益贈險;未來該電信詐騙險還將打造階梯式的保障額度,擴大保障范圍,來保障用戶在電信詐騙中的財產安全。
全面升級后的眾安電信詐騙險對用戶進行“事先提醒+事后賠償”的保障。在事先提醒上,眾安主動識別詐騙電話和詐騙短信,對用戶進行安全提醒?;跀登f的電信詐騙或疑似詐騙的黑名單號碼庫,眾安保險已經保障了超過千萬通話安全。在事后補償上,眾安保險對未進行安全提醒導致產生損失的用戶進行賠付,目前累計保障金額已超過上億元。
因為電信詐騙具有高發性風險,保險公司很少涉足。對此,眾安保險消費與交易保障事業部總經理董占柱表示:“對于互聯網乃至整個社會來說,安全是至關重要的生命線。在電信詐騙和反電信詐騙對抗中,防范和損失挽回依然是用戶最迫切的問題?;ヂ摼W保險具備了互聯網大數據能力和保險損失保障優勢?!?/span>
目前,眾安保險聯合杭州市公安局在杭州市范圍內進行公益贈險,市民按流程投保后,3個月內,由于接到詐騙電話或短信時眾安未提醒導致用戶被騙,眾安將對用戶損失進行最高60%的損失賠付,最高保額為1萬元。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