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牌照審批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 發布時間 2016.12.20
- 來源 北京商報
關鍵詞
北京商報訊 (記者 陳婷婷)繼圈定保險牌照審批四大硬指標后,保監會又給排隊拿牌照的各路資本指出一條明路。12月19日,保監會下發《關于加快貧困地區保險市場體系建設 提升保險業保障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優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設立財、壽險保險公司,填補法人機構空白。
《意見》規定,支持在貧困地區設立服務民生的專業性保險公司,特別是聚焦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同時,還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相互保險試點,設立農村保險互助社,發揮其成本低廉、機制靈活的優勢。
從參股股東來看,《意見》也鼓勵貧困地區企業投資保險業,對注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的企業,或對扶貧工作曾有突出貢獻的企業投資設立保險公司的,給予重點支持,優先審核。
對此,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險機構在分散風險、擴大就業、完善社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來,保監會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及中西部機構較少省份予以傾斜,但絕大多數貧困地區依然面臨保險機構數量偏少、覆蓋程度較低等問題,而《意見》將加快貧困地區保險市場體系建設,提升保險業精準扶貧能力。
數據顯示,保險賠款已成農民災后恢復生產和災區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如今年南方特大洪澇災害,農業保險支付賠款超過70億元;在大病保險方面,已覆蓋城鄉居民9.66億人,累計超過800萬人直接受益,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普遍提高了10-15個百分點,整體報銷比例達到70%,個案最高賠付達111.6萬元。
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地區常住人口較少、經濟發展落后,難以吸引專業人才且市場份額較小。
為了吸引資本前往上述地區設立保險機構,保監會支持雙總部發展,允許在上述地區設立的保險機構開業時可在兩個省份設立分支機構并開展業務,通過發達地區的對接幫扶,有效解決“起步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