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互聯網保險平臺成資本圍獵“新寵”平臺融資規模過億

截至8月底,13家互聯網保險創企共發生15起融資事件;數家保險平臺融資規模超億元

被互聯網行業人士看作“傳統保守”的保險行業,正迎來新一輪資本熱捧的風口。

11月4日,互聯網保險平臺車車車險CEO張磊宣布,第三輪融資即將完成,該輪融資為數千萬美元,這也是目前互聯網保險領域內最大的一筆融資。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類似車車車險這樣獲得億元以上巨資注入的互聯網保險平臺還有慧擇網、悟空保、大特保等,還不包括傳統保險代理公司進入互聯網行業獲得的注資。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這輪保險“互聯網+”浪潮中,互聯網保險平臺創業的方向要么是做B端(即對保險代理人,通過保險代理人產生流量和價值),要么是做C端(直接對客戶端,通過客戶購買產生流量和價值)。

然而無論從哪個方向進入切分市場,互聯網保險平臺要解決的問題,既有來自于技術層面的實現保險公司到客戶交易流程的暢通、交易標準的制定、支付系統的接入以及移動平臺的開發搭建等;還有來自互聯網平臺的獲得客戶、保持客戶粘度、進行客戶價值轉化等;此外,還面臨著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產品風控、資金風控、系統風控。

“合規合法經營的互聯網保險平臺,通過提供給保險公司和消費者核心服務,穩扎穩打地運營,降低保險公司成本,匹配消費者需求,通過提供服務和保障取勝,才能走得更為長遠。”11月6日,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徐曉華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數家平臺融資規模過億元 

“從2014年底開始,進入互聯網移動端搭建互聯網保險平臺的公司逐漸增多,受資本歡迎的熱度持續升溫,一場在保險行業內的‘供給側’改革開始推進。”11月2日,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總經理王牧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老牌中介保險機構,其開發的服務于銷售人員的手機端保險服務平臺“快保”APP自2015年10月上線,截至上月,其注冊用戶已突破18億。

傳統保險中介轉型步伐迅速,新進入的創業公司勢頭兇猛。根據對外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保險師已獲得A輪經緯創投1億元人民幣融資;最惠保則于2015年6月獲得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6年6月獲得上市公司亞夏汽車(002607,買入)86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

亞夏汽車公告稱,上海最會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其簽署了關于增資最會保的《增資協議》,投資總額8600萬元,旨在深化互聯網保險領域的緊密合作,實現多方共贏。亞夏汽車與最會保一起合力將旗下“最惠保”平臺作為獨立主體運作上市;如果“最惠保”選擇并購入上市公司,則優選亞夏汽車。

事實上,除了上述兩家平臺,長江商報記者根據綜合統計發現,2014年以前,獲得億元投資規模的互聯網保險平臺幾乎難覓身影,而到2015年,互聯網保險平臺創下融資新高點。

2015年1月,主要從事旅行安全服務和旅行保險的研發意時網,獲得力鼎資本、同創偉業5億人民幣融資。此后,2015年6月,眾安保險獲得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和賽富基金9.34億美元巨額投資。到2015年7月,大特保和車車車險分別獲得1.8億和1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

多位行業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2016年以來資本對互聯網保險的熱捧依然高漲。以新一輪融資為例,截至目前,過億元融資的平臺有慧擇網(近3億元)、悟空保(1億元)、大特保(數千萬美元)、車車車險(數千萬美元)等數起,大額融資呈現增多的趨勢。

融資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8月,共發生51起融資事件。其中,2015年增長明顯,共有26起互聯網保險投資事件,相比2014年的8起增長了225%。而截至2016年8月底,13家互聯網保險創企共發生15起融資事件。

從B端、C端切入差異化漸顯 

一位互聯網保險行業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除了已經公開的融資信息之外,未公開的融資信息也不少。綜合來看,目前互聯網保險平臺對保險行業的拓展方向主要有B端即代理人端、經紀人等和C端即客戶端兩大類。

“作為互聯網平臺,上游連接保險公司,下游可選擇連接代理人還是客戶。”王牧告訴長江商報記者。

若選擇以代理人為服務對象,聚合代理人通過代理人使用平臺產品,服務于消費者,從而產生利潤空間。若選擇以消費者為服務對象,則通過消費者在網站上進行產品或者服務的消費產生利潤空間。

“目前業內認為更有競爭優勢(愛基,凈值,資訊)的為做B端的模式,畢竟保險消費相比于其他類型的消費有其產品的復雜性、低頻次特性,而且客戶購買保險的需求并不那么強硬。”一家保險代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以保險師、快保等平臺為例,均選擇為數百萬保險代理人提供保險計劃書、保險展業、獲客、簽單服務等“保險管家”,同時提供保險培訓、學習、日常管理等板塊,展示保險熱賣產品等。

而選擇直接為客戶提供“保險超市”的大特保、小雨傘、意時網以及一些車險比價平臺最惠保、車車車險等,通過將各類保險產品上線,供客戶自主挑選產品。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這類平臺展示銷售的產品或者以定制專屬的產品取勝,如大特保聯合多家保險公司定制的產品;或者以價格優勢取勝,如各類車險比價平臺,使不同保險公司的價格更加透明,刺激車主自主選擇更優惠價格更豐富服務。

“資本初步進入投資互聯網保險平臺,很大程度上基于保險行業還是一個較為傳統的市場,在很多行業已經高度互聯網化的當下,保險行業互聯網的市場份額還是太低,市場的蘊藏量巨大。”山東誠安達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辰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政策的放開和客戶主動需求的上漲,也體現出互聯網保險平臺未來可期的特性,“擁抱互聯網是大勢所趨。”

王牧等資深行業人士也表示,類似大童這類有著傳統中介機構背景的公司在互聯網革新上的“大刀闊斧”以及“O2O戰略”的重新定位,是基于對互聯網中介市場發展的判斷和看好。

保險平臺需引進特色化服務 

11月初,保監會對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負責人進行了重點約談并通報監管意見,稱目前有的網絡互助平臺已開始整改,但仍有部分平臺存在誤導宣傳、向社會公眾承諾責任保障等突出問題。保監會表示,將按照互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于近期對部分整改不到位的網絡互助平臺開展現場檢查。

金融屬性和交易屬性在互聯網保險平臺上也有多重體現。長江商報記者采訪過程中,多位資深行業負責人稱,理論上講,互聯網保險平臺只是第三方中介平臺,客戶或者代理人幫助客戶簽單支付的保費,不會在平臺上留存,將直接進入保險公司賬戶。但現實操作中,不乏有平臺或機構“踩紅線”,出現誘導、誤導消費或者套取資金等中介市場“亂象”。

一位長期關注保險行業的互聯網人士稱,互聯網保險平臺金融風險除了支付問題中存在的風險漏洞外,還可能來自開發類保險產品或者產生欺詐消費者等誤導消費行為。

“目前監管上對保險產品的開發日漸變嚴,不斷提升開設中介公司的門檻。”王牧表示,在防范風險上,互聯網保險平臺還要掌握整套的內控方法,從產品采購、渠道到銷售途徑上,均要有自律意識、規范意識。

保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馬紅宇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在監管層面,保監會等監管部門可運用數據技術手段,同各平臺進行數據接入共享,實時檢測交易過程。另外,在客戶保費支付上,各平臺需進一步實現與保險公司后臺的直接連通實時到賬。

“在防范金融風險、競爭風險之外,各保險平臺需引進特色化服務,完善產品鏈閉環,注意‘生態圈’建設。”王牧表示,大童模式核心競爭優勢在實現線上與線下同時發力,線上帶動銷售,線下隊伍提升服務能力。

徐曉華向記者表示,互聯網取代人工的關鍵在于保障和服務功能兼具的同時,真正替保險公司和消費者解決溝通問題、成本問題,而不是是否實現“去中介化”。

“保聯公社定位為為保險中介公司、保險代理人提供互聯網基礎設施,而不是去成為互聯網保險方面的保險專家。”馬紅宇說,有的互聯網平臺在場景化、生活化等方面有優勢,有的平臺擅長吸引客戶,并不是所有的互聯網保險平臺都要去做從平臺搭建到產品銷售整個產業鏈條,互聯網保險平臺未來發展方向可能更多在于分工與合作。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