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暗戰"雙11":"消費保險"概念出現 傳統險企跟進"觸網""
- 發布時間 2016.11.02
- 來源 深圳特區報
關鍵詞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即將打響,電商平臺間競爭硝煙再起,這樣的狂歡每年都少不了保險業的參與。立足于交易環節和應用場景,緊抓消費者需求和體驗,已經成為了新興互聯網保險平臺和傳統大型保險公司的共識,今年“雙11”,且看保險業如何各施奇招,在購物狂歡中先拔頭籌。
“消費保險”概念出現
這幾天,深圳市民王女士在幾個主流電商網站中的購物車已經塞得滿滿當當,由于平時工作繁忙無暇購物,她計劃著要在“雙11”期間狠狠買上一筆。粗略一算,消費額已經接近萬元。不過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去年“雙11”的購物經歷可不怎么愉快,一大原因就是物流快遞的問題。“去年在網上買的東西有一半都是過了一個多星期才收到,有幾個甚至等了近半個月。”
事實上,每年的“雙11”不僅是考驗物流的時節,也是消費者“剁手”后最大的擔憂。記者查閱數據發現,去年“雙11”期間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通過“12305”郵政行業消費者申訴電話和申訴網站共受理消費者申訴68715件,其中投遞延誤占總投訴量25.5%,環比增長42.6%。有預測分析,今年“雙11”期間(11月11—16日),全行業的快遞包裹總量預計將超過10.5億件,將同比增長35%,仍然是民營快遞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因此,近來不少消費者在購物時,都會有意識看看是否有相關購物險種可供選擇。站在這一視角和需求上,保險業大展拳腳,希望通過提供金融服務來保障消費者購物權益。例如,京東金融將在11月1日-10日期間推出“送貨龜速險”,保障在“雙11”當天購物的快遞送貨時間。此外還將推出價保險、第三方賬戶安全險、瘦身險、交通全面保、延長保修、無理由退換、意外換新險等電商類保險保障服務。
而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針對今年“雙11”推出的“任性退”,在國內首先實現了運費險全網通用,消費者在國內任何電商平臺購買商品,不需要額外支付任何運費和墊付退貨費用,均可享受任性退的退貨服務。
“網購用戶需求和習慣呈現兩大新趨勢:不管在哪個平臺購買,消費者都希望得到一致高標準的網購服務體驗;網購遇到問題時,越來越多的網購用戶希望能夠體驗優質高效的售后服務,而不是單純的賠償。”眾安保險產品經理吳念峰介紹,這一險種目前已和順豐等多個國內主流物流服務提供商與平臺達成了合作。
“利用保險機制促進消費達成,從資金、質量、物流等各環節提升消費體驗,化解售后糾紛、提供意外損失的經濟補償已經成為經典的消費新金融模式,這也催生出一類新的獨立險種名稱,即消費保險。”螞蟻金服保險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傳統險企跟進“觸網”
清華大學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與同方全球人壽保險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人壽保險商業模式及產品創新研究》報告中顯示,至去年下半年,國內已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達96家,超過65%的傳統保險公司已經“觸網”。
事實上,保險的金融手段可以保障商家和消費者在平臺上的電商交易活動,實現多贏。報告指出,近年來保險公司更加重視“雙11”的促銷。“一方面是結合‘雙11’以及網購的特點,開發有針對性的新產品;另一方面則是借助網絡平臺,促銷原來屬于傳統渠道的產品。”
保險資源正延伸到汽車電商領域。記者了解到,剛剛迎來新任大股東平安集團的汽車之家日前宣布正式啟動“雙11”瘋狂購車節,旨在打造汽車生態圈。“今年‘雙11’平安集團旗下100多萬保險代理人將參與到汽車之家瘋狂購物節的信息傳播和促銷中。”此前曾任平安集團執行委員會委員、集團戰略發展中心主任的汽車之家新任董事長、CEO陸敏表示,平安將為本次瘋狂購車節發揮金融領域的資源優勢。“在整合平安集團的資源后,預計汽車之家今年‘雙11’的銷量會翻一倍。”
作為首家由大型險企發起設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康在線也針對“雙11”推出了限時20%至40%優惠的“家族意外險”、重疾險等具有互聯網特色的產品。“傳統保險公司要攜帶著互聯網基因,就必須與傳統的思維模式和運營體系割裂開來,去和互聯網大腕們混在一起。”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如此表示。
“不同于以前僅僅是把保險產品放到網上銷售,現在保險公司都在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工具抓住經濟新常態下的新需求。”一位保險業人士指出,大型傳統保險公司正在尋求業務創新突破,未來互聯網保險領域也絕不僅僅是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