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壽險業轉型成效明顯 局部仍有流動性壓力

中證網訊 6月5日,“穆迪—中誠信國際2018年信用展望會議”在京舉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金融機構二部總經理助理張鳳華在會上表示,“隨著強監管持續升級,壽險行業轉型成效顯現,保障功能提升,業務結構優化,行業盈利面擴大,多數償付能力保持充足。但仍有部分公司業務增長緩慢,退保集中到期,疊加資產端期限拉長等因素,流動性管理可能面臨一定壓力。”

張鳳華指出,目前我國壽險業正處于一個黃金發展期。一方面,我國的保險業跟世界成熟的市場還是有較大差距需要去彌補,比如2017年我國保險深度為4.4%,保險密度為407美元/人。而在保險的起源地英國,保險深度已經突破了10%,保險密度達到4300美元以上。另一方面,國內日益嚴峻的老齡化趨勢、不斷攀升的醫療費用支出、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等大環境為保險業的發展創造了現實需求。

與此同時,近幾年行業監管也是層層推進、不斷升級,監管層先后出臺多項制度規范。張鳳華將其主要歸類為三個方面,包括公司治理、產品形態、資金運用等方面的監管。張鳳華認為,總體看來,行業“軟著陸”效果明顯,主要體現在2017年行業整體發展慢慢降溫,保費收入的結構有所優化,投資型業務的保費占比由此前兩年的50%以上下降到24%。期限上,躉交產品由此前的40%以上下降至37%,風險保障水平也出現較大增長,行業整體的盈利面有所擴大,凈利潤水平達到50%左右的增幅,大多數公司償付能力保持充足。

另一方面,壽險業局部仍然存在一些經營風險。張鳳華認為,部分公司經歷著轉型的陣痛,總保費和原保費雙雙下滑明顯,退保和滿期給付大幅增長,再加上投資端期限的拉長,不排除個別公司現金流吃緊以及面臨償付能力壓力。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