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經營業績 五十天內35家險企高層人事變動
- 發布時間 2017.10.18
- 來源
關鍵詞
近日,不少保險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進行了調整。
據法治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9月1日至10月13日,四十多天,保監會相繼披露了130則任職資格公告,共計35家險企高管換人,涉及董事長、總經理、監事等11個職位。其中,有11位董事長、5位總經理、14位副總經理任職資格獲批。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法治周末記者指出,除了正常的人事變動之外,公司高層變動的主要原因還有嚴重違紀、業績不達標以及重組后新的高管團隊入駐等幾大因素。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其未來的經營業績,而公司的高管水平則決定著公司的治理水平。
泰山財險:高管股東齊更換
近日,保監會批復泰山財險變更股東的公告顯示,濟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鋼集團)和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蕪鋼鐵)將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山東融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融鑫)。股權轉讓完成后,山東融鑫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泰山財險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4.78%。
如此一來,山東融鑫將成為泰山財險的第二大股東,位列第一大股東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之后,而山東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則退居第三大股東。
對于此次山東融鑫空降第二大股東,宋清輝表示,這或與國資改革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融鑫的大股東為濟鋼集團,濟鋼集團和萊蕪鋼鐵則由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而山東鋼鐵(600022,股吧)集團的大股東為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從經營范圍來看,濟鋼集團和萊蕪鋼鐵與鋼鐵加工相關,山東融鑫則是以自有資金投資及其對投資項目進行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為主。那么,濟鋼集團和萊蕪鋼鐵將金融資產轉讓至山東融鑫便合乎情理。
由于股權變更,董事及監事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在保監會披露的任職資格公告中,閔憲金、蒲冰擔任公司董事的任職資格獲批;王平生擔任公司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亦獲批;艾貽忠、王鵬飛、辛俊朋擔任公司監事的任職資格獲批。
此外,在泰山保險官網中,還有一則關于總經理職位變動的公告。今年8月,原總經理紀律職務聘期屆滿后不再續聘,由副總經理安中濤臨時負責公司經營工作。截至發稿日,保監會官網以及泰山保險官網均未發布新聘任總經理的消息。
從業績來看,在今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泰山財險實現凈利潤1228.1萬元,較年初降低近40%,與2016年同期相比更是縮水7成。
根據泰山財險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度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商業保險險種(機動車輛保險、農業保險、企業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和工程保險)全部承保虧損,虧損約為1.5億元。
一位資深保險經紀人表示,變動高管是出于改善經營業績的考慮,但公司的經營業績受多方面影響,還需要根據市場環境調整公司戰略方向。
中韓人壽:股東董事長先后變動
在保監會披露的股權變更公告中,中韓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韓人壽)作為中外合資險企也受人關注。
今年4月,保監會批復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國貿)將其持有中韓人壽50%的股份轉讓給浙江東方(600120,股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后,浙江東方集團(600811,股吧)和韓國韓華生命保險株式會社各持有中韓人壽一半的股權。隨后,葉秀昭獲批董事長一職。
針對浙江國貿的退出,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陳穆麗表示,外資險企合作伙伴之間可能對發展戰略、業務結構具有不同定義,導致在公司治理上頻頻出現問題。
從經營狀況來看,根據償付能力報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2017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凈利潤為-0.27億元;2016年,中韓人壽虧損1.34億元。自2012年成立5年來,中韓人壽每年的凈利潤均為負值,累計虧損3.78億元。
陳穆麗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整體而言,外資險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從入世之初不足1%增長到2016年的5.19%。截至2017年7月末,外資險企總資產達到10022.50億元,而入世之初僅為30億元。不過,外資險企在華存在發展相對緩慢、份額占比仍然較小等問題。
她建議,外資、合資保險企業在先進技術、產品研發、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本土化過程中,需要盡快適應中國市場需求。此外,結合客戶實際需求,注重業務快速發展和分公司拓展。外資險企要立足和適應中國市場,不斷調整、完善經營策略和管理方式,加強對先進技術和經驗的運用,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利寶保險:股權轉讓未批先換帥
除上述泰山財險和中韓人壽外,還有7家險企擬變更股權,其中之一就是利寶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寶保險)。
2016年8月26日,利寶保險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利寶互助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利寶互助)于當月16日與三胞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資經營合同及股權轉讓協議等交易文件。根據交易協議,利寶互助將向三胞集團轉讓利寶中國的51%股權,從而成立合資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這一股權轉讓尚未獲得保監會的批復。而在最新的任職資格審批結果中,徐德洪接任利寶保險第四任董事長和總經理。
官網公開資料顯示,利寶保險是外資股東利寶互助直接持有100%股權的全資子公司。在徐德洪之前,利寶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都為外籍人士。
那么,一個外資險企為何要委任徐德洪作為董事長兼總經理?
其一,正如宋清輝所言,經營業績不佳會導致人事的更換。盡管這三位外國高管將海外的先進管理理念與業務操作模式帶到中國,但從年報來看,自2009年以來,公司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
在今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凈利潤為負值。事實上,利寶公司連年遭遇虧損。根據可查閱的年報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今,凈利潤均為負值,8年累計虧損11.57億元。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年度保費收入第一的機動車輛保險類的承保利潤始終為負。
“近年來,因為缺乏寬松的監管環境以及受經濟形勢等影響,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并不十分順利。外資險企有本土化的必要性,但要想實現本土化,需要過幾大關口,例如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認同與融合?!彼吻遢x向法治周末記者表示。
陳穆麗認為,現在由經驗豐富的徐德洪來管理公司,主要是帶領公司更好地實行本土化戰略,進一步開發中國保險市場,加快實現盈虧平衡的步伐。公開資料顯示,徐德洪在保險行業擁有多年從業經驗,自2012年加入利寶保險有限公司起,先后擔任公司首席精算執行官、總精算師、首席市場運營執行官、首席產品管理及精算執行官。
在宋清輝看來,為了改善經營狀況,利寶保險的股東方決定引入中國本土的投資者,在保監會尚未批準股權轉讓的情況下,徐德洪就任也可以看作是利寶保險的緩兵之計。
法治周末記者聯系利寶公司欲了解股權轉讓進程以及公司經營狀況,但截至發稿日,未得到相關人士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