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健康險增速大降88個百分點 網銷防癌險卻飆升近十倍
- 發布時間 2017.09.15
- 來源
關鍵詞
今年的健康險業務增速持續放緩。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886.44億元,同比僅增長5.19%,增速較前6個月(10.87%)再降約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的94.05%,大幅下降88.86個百分點。
從6家健康險公司今年前7個月的保費數據來看,規模保費位列第一、第二的和諧健康與人保健康均出現負增長,而有可對比數據的5家健康險公司合計原保費今年前7個月同比大幅下滑49.4%。
健康險業務“失速”
繼今年上半年增速出現下滑之后(詳見本報報道《健康險增速大降78個百分點 人保健康等5險企保費減半》),前7個月健康險保費同比增速進一步大幅下降88.86個百分點。
引人注意的是,在保監會公布的四大類業務中,健康險業務增速由去年的最快增速,變為今年的最慢增速。
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6221.46億元,同比增長28.12%;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530.39億元,同比增長18.91%;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5629.27億元,同比增長13.06%;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886.44億元,同比僅增長5.19%。
而去年同期,健康險的業務的增速在四大類業務增速中“遙遙領先。”數據顯示,2016年前7個月,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高達94.05%;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1.65%;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7.57%;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7.03%。
從今年逐月累計保費來看,健康險也呈現逐月下滑趨勢。今年1月份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0.15%;前2個月同比增長42.30%;一季度同比增長36.88%;前4個月同比增長24.12%;前5個月同比增長17.03%;前6個月同比增長10.87%。
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一共有6家健康險公司,今年前7個月,這6家險企的原保費合計為548.89億元,占行業健康險原保費的19%。
專業健康險公司的發展情況,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行業發展態勢。數據顯示,可對比的5家健康險公司合計規模保費達633.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9.6%;原保費合計為548.7億元,較去年增長-49.4%;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合計達85.16億元,同比增長-82.4%。
具體來看,和諧健康、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侖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復星聯合健康的原保費分別為359億元、167億元、12億元、8.6億元、0.99億元、0.17億元,增速分別為-58.3%、-22.3%、230.6%、515.7%、213.0%,復星聯合健康無增速數據。
不難發現,和諧健康與人保健康的原保費遠高于其他4家險企,但增速卻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尤其是和諧健康出現大幅下滑。而平安健康、昆侖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卻出現兩倍以上的增長。
從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來看,和諧健康、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侖健康4家險企(其他2家無該項數據)分別為13億元、58.8億元、1億元、12億元,增速分別為-96.7%、59.0%、88.7%、-73.4%。
對于健康險保費增速的下滑,本報記者此前從業內獲悉,隨著監管加強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管理,此前一些存續期較短的護理保險受到沖擊,健康險保費出現下滑。
網銷健康險飆升
引人關注的是,雖然行業健康險保費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但網銷健康險卻出現數倍增長,尤其是網銷防癌險出現近10倍的增長。
保監會近期披露的數據顯示,互聯網渠道正在轉向開發高保障、低保費的產品,推動保險業在健康領域的精耕細作,進一步彰顯保險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本質屬性。多家保險公司率先在互聯網渠道對健康保險等進行優化升級,推出消費型百萬醫療及定期壽險等具有保障高、保費低特點的保障型產品。
數據顯示,互聯網渠道的健康險保費呈爆發式增長態勢,上半年實現規模保費29.1億元,增幅102%,占互聯網人身保險總保費的2.9%,同比增長1.6%;同時,在政策環境及行業各公司越發重視自有客戶發展的氛圍下,各壽險通過自有平臺共實現健康險規模保費12.4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防癌保險增長最為迅速,同比增加近10倍,護理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增速緊隨其后,分別為874%和245%。
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一時間關于健康中國的各種討論不斷展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的健康服務總產值是4萬億元左右,其中健康保障服務業為1750億元,占比僅為4%。“健康中國2030"規劃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規模超過8萬億元,到2030年要達到16萬億元水平。商業健康險將迎來較大的發展空間。
對于商業健康險的發展,中保協會長朱進元認為,目前商業保險的發展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不過,保險業圍繞商業健康保險這個大蛋糕轉了很多圈,始終無法入手、無法參與,希望險企從發達市場經驗中找到啟發,未來在產品開發層面、在服務創新層面有所突破。
雖然健康險市場的蛋糕大,但競爭也頗為激烈。除目前6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之外,絕大多數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均可涉足健康險相關業務,而今年以來各險企在“百萬護理險”、防癌險等領域展開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