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網貸平臺說想貸款先買保險?小心你遇到的是假保單

買保險能防風險,前提是你買的并非“假保單”。據保監會近期內部通報案例顯示,有網貸公司冒用保險公司名字來偽造“假保單”,如“小額貸款意外責任險”,并以此作為貸款“前提條件”來要求消費者購買,按貸款金額比例收取“保費”。

    這類現象在廣東并不少見。記者翻查資料顯示,永安保險、安心財險等多家險企都發生過“保單被造假”事件。

    業內人士指出,假保單背后是小貸公司借“背書”名義來進行資金套利。新快報記者也就此咨詢廣東省保監局,但該局稱并沒有得到通報案例,具體情況并不知曉。

    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在投保時,要提高風險意識,通過正規渠道投保。“若不幸資金被騙,應第一時間報案。”

    1

    想貸款先買小額貸款意外險?騙錢的!

    根據保監會近日通報的情況,近期發現多起互聯網小貸公司涉嫌冒用保險公司名義,搭售偽造的“小額貸款意外責任險”保單騙取受害人資金的案件。涉案公司通過將投保所謂“小額貸款意外責任險”作為貸款發放的前提條件,與借款人線上簽訂偽造的制式保險合同,按照貸款金額的一定比率收取保費,并要求借款人將保費轉入指定的個人賬戶騙取資金,受害人遍布全國多個地區。

    “2016年11月28日有客戶來電咨詢,說他在與某家貸款公司商討借款過程中,被要求購買保費高達數千元的‘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但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合作。”新快報記者從華南一家險企處獲悉,自去年至今該公司已發生過5起類似案件。“這類保單均系假保單。雖然我們已及時阻止客戶繼續購買,但由于小貸公司的行為較為隱蔽,截至目前實際受騙人數并不清楚。”

    另外,永安財險此前也發布公告稱,有消費者詢問該險企是否通過東莞市銀利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東莞銀利”)銷售由永安財險承保的“小額貸款意外責任險”,該險企經核查后發現是“偽造保單”,并通報“我公司及各級分支機構從未與東莞市銀利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有過任何形式的業務往來,并且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顯示,東莞銀利成立于2011年5月,業務范圍是辦理各項小額貸款與其它經批準業務。新快報記者也致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鐘紹檸,但對方否認自己身份,稱不是本人,也不知道東莞銀利公司。新快報記者就上述事件通過書面采訪形式聯系永安財險,但至今仍未得到回復。

    新快報記者從安心財險也獲悉,該險企今年1—3月陸續接到客戶電話,詢問是否與小貸公司有合作,承保信用貸款責任險作為放款依據。“涉事的小貸公司遍布深圳、廣州、四川、石家莊等地方。”該險企表示,從未推出名為“信用貸款意外責任險”或“信用貸款責任險”的產品,也從未委托任何貸款公司辦理保險或收取保費。“這些公司冒充安心保險出具假保單已觸犯法律,同時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與公司聲譽。”

    2

    理財項目有保險公司“兜底”?虛構的!

    除了銷售形式外,互聯網平臺還虛構“平臺產品由保險公司產品”來“兜底”,以吸引投資者。

    據永安財險此前公告指出,互聯網平臺“金錢貸”在平臺上寫到“平臺所有理財項目由永安保險保障資金交易安全。一旦出現相關問題,保險公司將會對平臺承保賠付”的宣傳話語。永安財險表示,從未與該平臺有過合作或提供信用擔保產品。

    就此,新快報記者致電“金錢貸”法定代表人朱順紀,電話為空號。記者通過百度也未能搜到“金錢貸”的官網,有網友稱該平臺已經跑路,網頁也早已不能打開。

    另外,互聯網平臺“財雨網”在2015年時也打出“每一款理財產品與每一筆交易都將由永安保險保駕護航,投資人的本息100%得到安全保證”的宣傳語。永安財險也稱,“我公司從未向財雨網任何具體項目提供過擔保,也沒有出具過任何信用保險或者保證保險保單。”

    “躺槍”的還有太平洋財險。記者翻查資料發現,該公司今年5月份曾發出一份《關于上海騰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假借我司名義出具假保單的聲明》稱,公司及所有下屬機構與上海騰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騰蔚投資”)從未有任何商業往來,也從未承諾對上海騰蔚投資及其客戶提供任何保險保障。

    資料顯示,上海騰蔚投資此前號稱產品有“太平洋保理機構”進行保障,還向客戶出具了由該險企承保的“網絡支付賬戶安全責任保險”保單。該平臺的投資者遍及廣東、江蘇、河北等多個省市,投資者投資金額從幾千塊到十多萬不等。此前該平臺網站顯示,已發放金額約1.57億元,累計投資額約8.08億元。

    新快報記者發現,“騰蔚投資”成立于2016年2月。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該公司已于今年7月10日被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提醒

    不要盲目相信“信用背書”

    據了解,保監會已要求啟動排查,摸清案件風險關聯度;開展外圍調查,引導協助受害人報案;發表公開聲明,有效隔離案件風險;持續監測預警,發現類似情況及時處置。

    有法律人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無論是銷售假保單,還是利用假保單為平臺宣傳,本質目的都是打著“信用背書”的幌子進行“資金套利”。“擁有保單背書的信貸產品不僅能夠博得缺乏專業知識消費者的認可,在后期打包轉讓時也更為容易。但最直接的目的,是可以賺上一筆。”

    對消費者而言,為避免“假保單”而遭受財產損失,除了提高法律意識與辨別能力外,還要選擇正規的渠道投保。前述安心保險的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首先要求險企提供正式保單和保費發票;其次,保費轉賬要轉到所投保的險企賬戶,而非個人或第三方可疑賬戶;再次,取得保單后要登錄險企官網輸入單號辨別真偽;最后,若不幸碰到“假保單”導致資金被騙,應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延伸

    網貸平臺風險大 險企熱情度不高

    網貸平臺通過“保險產品”與險企合作成為一種提高公信力的有效手段。上述險企相關人士就對新快報記者表示,險企除了與中介代理機構,如保險經紀公司與銀保渠道外,還會和網貸平臺合作。比如,國壽財險與網貸平臺財路通的合作,就涉及到借款人人身意外險和針對平臺成交總額的履約責任險。眾安保險和贏眾通在信用險方面的合作,除了信用險業務外,還涉及到針對借款人的意外傷害保險業務。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這類合作都停留在較淺層面,對網貸平臺整體提高擔保較為少見。“網貸平臺與險企合作的確有利于其產品宣傳,但對險企而言,網貸平臺的風險太大,一是其客戶多為不能從銀行獲得貸款的高信用風險客戶,二是平臺的風控也不夠規范。”業內人士如是說。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