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7月起個人稅優健康險推至全國!唯一稅前扣除商業險

兩年前就推出的稅優健康險你還記得嗎?在國人還心心念念我們缺少稅前抵扣的時候,其實稅優健康險已經邁出了一小步,稅前扣除哦!

今年7月1日起,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以下簡稱個人稅優健康險)推至全國。標志著此前僅在試點城市推出的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將向全國開放。

2015年5月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在試點地區的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在納稅所得額的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相當于200元/月。

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產品有以下優點:

1、保險公司應按照長期健康保險要求經營個人稅優健康保險,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證續保。

2、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產品采取萬能險方式,包含醫療保險和個人賬戶積累兩項責任。之所以要設置個人賬戶,一是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保,以使更多人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二是可以為被保險人積累一筆醫療費用,以減輕被保險人退休后的醫療負擔。一年保費2400元,但進行了分解,醫療保險金與住院醫療保險金保額各20萬。

3、醫療保險簡單賠付率不得低于80%。醫療保險簡單賠付率低于80%的,差額部分返還到所有被保險人的個人賬戶。這條規定主要是為了督促保險公司加強賠付管理,做到應賠盡賠,使被保險人最大程度上受益。

按照東吳證券(601555,買入)此前測算,按照全國未來3000萬個稅納稅人口測算,該稅優政策在全國實施后有望撬動700億元左右增量保費。另據券商中國記者最新獲悉,截至3月31日,全國稅優健康險保單總件數為67272件,總保費為11840萬元。意味著保險公司將迎來700億藍海市場,現在僅僅是剛起步。

健康險高速增長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們日益注重自身健康問題。與之相對應的是健康保險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健康險業務經歷2011年前的低潮后,逐步進入高速增長期。2012年-2016年,健康險業務同比增長分別為24.73%,30.22%,41.27%,51.87%和67.71%,已經連續五年大幅超過其他險種。截至2016年底,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達到4042.5億元。

2017年前兩月,全國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69.51億元,同比增長42.30%,超過2012年一年健康險業務。保險公司也開發了大量重疾險、醫療險、專項防癌險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川財證券此前分析稱,中國大健康(愛基,凈值,資訊)產業預計2020年達8萬億規模,健康險市場將進入全面增長,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缺陷,為商業健康險創造巨大空間。預計到2020年,我國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有望達到5000億到7000億元,成為與財險、壽險并列的三大業務板塊,年均復合增長率22%。

此次稅優健康險政策進一步由試點擴大為推向全國,無疑會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健康意識和健康保險消費需求。根據2016年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保監會發布關于實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的通知,個人稅優健康險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31市試點。此次稅優政策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將進一步惠及普通民眾。

14家險企試點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0日,已有中國人壽(601628,買入)、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人壽、太平人壽、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等26家保險公司獲得個人稅優健康險經營資格,其中14家公司的27款稅優健康險產品獲得保監會批復。

記者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全國稅優健康險保單總件數為67272件,總保費為11840萬元;其中,東吳人壽保單總件數為13564件,占比達20.16%,總保費為3245萬元,占比達27.41%,暫居行業第一。

東吳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優健康險搭建了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銜接的橋梁,有利于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社會管理職能,是保險行業參與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抓手。稅優險對減輕參保人醫療負擔效果明顯,有利于更好的提供民生保障、服務客戶。

據了解,早在2014年東吳人壽就成立“健康保”項目組,深入廣大企業召開各層面管理人員和職工座談會,在廣泛征求健康保障需求的基礎上,研發稅優險A1款產品以及業務支持系統。2016年1月稅優險全國試點啟動后,東吳人壽“健康保”項目組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為稅優險業務迅速推進奠定了基礎。

稅優健康險首次賠付則由建信人壽完成。這次賠案的被保險人于2016年4月1日投保了建信人壽的“龍翔安康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A款(萬能型)”產品。2016年5月30日至6月4日,被保險人因病住院治療,期間發生醫療費用共計2778.26元,其中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支付了1377元,占全部醫療費用的49.56%,稅優健康保險理賠支付1285.33元,占全部醫療費用的46.26%,個人實際負擔治療費用僅115.9元。通過投保稅優健康保險,客戶的自費比例從50.4% 大幅下降至4.17%,降低了自身的醫療費用負擔。

東吳人壽表示,下一步將在做好稅優健康險經營風險管控工作的同時,建立完善公司健康管理服務平臺體系,做好稅優健康險客戶的服務和后續開發工作,進一步加大銷售力度,擴大稅優健康險客戶群。

真的叫好不叫座?

稅優健康險試點一年多,參保人數6萬人左右,與獲批時的熱情相比,個人稅優健康險的實際銷售情況似乎并不理想。稅優健康險業務開展以來,截至3月31日,全國稅優健康險保單總件數為67272件,總保費為11840萬元。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郝演蘇表示,稅優健康險試點以來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稅優健康險針對的是小眾市場,達到稅優健康險標準的總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較小。

從實際情況來看,年收入12萬以上的收入群體應該是個稅健康險的主要購買人群,但這部分人口更是小眾。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符合月收入3500元個稅起征點的納稅人約28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07%;符合年收入12萬元的自行申報納稅人約5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37%。

其次,個稅健康險產品設計上存在一定缺陷。個稅健康險分類上是萬能險,一部分的保障功能,還有一部分的理財功能。一年保費2400元,但進行了分解,醫療保險金與住院醫療保險金保額各20萬。

另外,郝演蘇表示,獲批產品銷售資格的保險公司多以團險形式開展業務,但是,企業的收入標準高低不一,這增加了企業的人力成本;個人投保則需要面臨一系列冗雜的稅務問題,影響了個人投保的積極性。

一位從事稅優健康險業務的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參保稅優健康險的大多數的是50人以下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人員較少,而且不增加企業的成本,還可以作為免費福利,因此,參與積極性相對較高。

郝演蘇建議,個人稅優健康險除了實實在在可提高個稅起征點外,其保障功能也比較好,但是流程不夠便捷、便民。由于稅優健康險總保費相對較低,建議強調稅優健康險應為保重疾的純保障產品。現實中,中等收入水平的納稅人一旦患癌癥,加重家庭財務負擔。通過稅優健康險解決納稅人重疾的財務負擔,是發展稅優健康險的基本目標。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朱銘來認為此次擴面推廣個人稅優健康險政策,有利于提高民眾參與度和保險公司參與積極性,進一步通過大數效應分散風險。

他建議下一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推廣工作:

一是稅優額度是否有進一步提高空間,以進一步增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二是由于稅優健康險產品可以帶病投保,存在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問題,能否在銷售方式上與社保有效銜接,推動社保個人賬戶結余購買稅優健康險,利用社保平臺、通過群體參與化解道德風險;

三是進一步提高宣傳力度;四是保險公司要改變以往銷售策略,鼓勵各渠道銷售此類惠民產品。

事實上,去年保監會在廣州召開稅優健康險試點工作座談會時,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提出高度重視試點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時表示,保險公司在試點中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問題。有的公司只開發團險銷售渠道,不開放個險渠道;有的公司怕影響其他商業健康險產品的銷售,在稅優健康險方面推動不力。

有觀點認為,政策的優惠力度不夠,吸引力不強。目前每月200元納入免稅額,納稅人普遍感到額度太小。此外,產品設計缺乏吸引力。部分公司只站在公司角度,開發的產品并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