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險漲價屬謠傳 白鴿寶等互聯網保險平臺推陳出新
- 發布時間 2017.03.28
- 來源
關鍵詞
近期,關于4月1日之后,健康類險種產品停售,部分保險產品將漲價的宣傳充斥網絡。那么上述傳言是真的嗎.消費者的投保真的會受影響嗎.數位行業專家、傳統保險公司及互聯網保險平臺白鴿寶等,均否認了上述說法。
據悉,停售傳言來自于對保監會此前發布的《中國保監會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保監壽險[2016]199號)的不當炒作。對此,保監會也要求保險公司不得借整改時機,虛假宣傳,對“炒停”等違規行為保監會將追究責任。
根據上述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需在2017年4月1日前對本公司保險產品進行主動自查和整改,對不符合監管規定和監管要求的保險產品主動停售。
一位行業專家表示,現有的部分健康保險停售源于其混淆特點和作用,涉及虛假宣傳,如“返還型健康險”,而大部分產品下架則主要源于保險金額與保額或賬戶價值的最低比例沒有符合標準。按照保監會去年9月份頒布的《中國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保險金額與保額或賬戶價值的最低比例由105%上調到了120%,最高的18到40周歲,比例甚至高達160%。
“按照最新停售要求和比例規定,消費者權益實際上是增加了的”,上述行業專家分析道。
那么漲價的傳聞又從何而來呢.據了解,按照保監會去年的布置,自2017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將使用第三套生命表。其中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分別為79.5歲和84.6歲,較2005發布的第二套生命表數據分別提高了2.8歲和3.7歲。
即是說,投保人的平均壽命上升了,保險公司將承擔更長時間的保障,養老類的產品保費即可能上升。
但對于非養老類保險產品,第三方互聯網保險平臺白鴿寶方面則表示,“這或許能使一些非養老類保險產品價格下降,同時催生更多符合新時代需求、場景化、碎片化、生活化的創新型產品,滿足學習、工作、生活、運動、寵物、情感等多方位多角度的個性化保障需求”。
所以,保費的上調和下降不能一概而論,要看具體產品的設計原理和運作情況。
那么消費者之后的投保形勢又會有哪些變化呢.
以白鴿寶平臺為例,在推出承諾真愛的戀愛保險、短途旅行的戶外旅行險之后,平臺還將陸續上線虛擬財產險、健身減肥險、寵物醫療保險等特色險種。未來消費者或將得益于此類第三方互聯網保險平臺,獲得更全面體貼的保障服務。
總結來看,保監會此次整改無疑將有力推動傳統保險業改變以銷售為導向的現狀,逐步回歸保險本質,進一步關注客戶需求和產品服務。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互聯網平臺的介入勢必將帶來更多樣化的保險產品,投保流程也將更透明化簡單化,消費者只需理性選擇就能買到契合自身情況的保險產品,無需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