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西行內蒙青海空缺待補 如何深扎根成煩惱
- 發布時間 2017.03.01
- 來源
關鍵詞
日前,扶貧漸漸成為保險行業的熱門話題,保監會方面此前也印發《關于加快貧困地區市場體系建設提升保險業保障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透露優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設立財產保險公司和人身保險公司。
從保監會批復新公司的名單來看,監管方面的傾向性似乎已經有所顯現,今年1月25日保監會連續批復兩家新保險公司國富人壽以及國寶人壽,兩家新公司注冊地均在中西部地區。據此,有分析人士解讀,保監會方面明確將對中西部省份保險公司進行傾斜,其實也給想要拿到保險牌照的資本指出了一條明路。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坦言,許多地方的大規模集團化企業,會希望通過自建險企來消化企業內部的保險需求;而許多保險股東為了擴張所擁有的牌照數量,也會選擇與地方財團聯手,這樣可以進入申請快通道,并且還能獲得稅收方面的優惠。
此外,如何扎根中西部似乎也成為險企西行的一個難題。據藍鯨保險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注冊地位于西藏地區的珠峰財險營業場所卻顯示位于北京。
西行路道遠且長,我國第二大省僅9家險企入駐
據藍鯨保險粗略計算,目前位于中西部地區的19個省均有保險公司進行布局。公開數據顯示,在四川省有多達1975家產險類公司,2956家壽險類公司進行布局;云南省也有1472家產險類公司以及1145家壽險類公司入駐。
而保險業對于同樣位于中西部地區的安徽地區相對“忽視”,數據顯示在安徽省僅26家產險公司以及35家壽險公司。情況相似的還有陜西省以及湖北省,兩地區的產、壽險公司之和均不足三位數。在西藏地區有所布局的保險公司最少。據西藏保監局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該地區僅有6家產險公司以及3家壽險公司。
“目前來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高,保險公司方面相當缺乏西行的動力。”有業內人士指出,“不過隨著監管的指引,這種局面有望得到改善。此外中西部多農牧地區,存在對于財險公司的需求。”
此外,藍鯨保險查閱各地區保監局網站注意到,保險公司所設立的分公司普遍集中在各地區省會。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來看省會地區經濟發展較快,人口較為集中,從而對保險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大。另一方面自2003年起中國保監會進一步放寬對保險公司經營區域的限制,規定保險公司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設有分支機構的,可以通過專業保險中介公司或者設立營銷服務部的方式在該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行政轄區內開展業務。
西藏地區產壽雙全,內蒙青海地區現空白
不過,盡管在西藏地區布局保險公司的數量最少,但該地區實際上有著注冊地為西藏自治區的地方法人保險機構珠峰財險以及匯邦人壽。此外陜西省也有著地方保險公司永安財險;安徽有在合肥工商局登記注冊的國元農業保險;湖北也有總部落戶武漢的合眾人壽。
目前來看,內蒙古以及青海地區仍處空白領域,尚無注冊與本地的地區保險公司。不過這種局面獲將扭轉。據包鋼股份此前發布公告顯示內蒙古自治區擬組建國有控股的地方法人保險公司內蒙古澤原農牧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東包鋼集團建議包鋼股份與內蒙古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主要發起人,與其他9家出資人共同出資設立澤原保險。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國十條”中對區域性保險公司的建立持支持態度,成為地方資本搶灘登陸保險業的“催化劑”。項俊波也曾明確指出,“目前在審批牌照時要更多關注保險‘空白’區域,要向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沒有法人保險機構地區傾斜。”有分析人士直言,在政策的優待下,注冊于保險空白領域或成為新保險公司獲批的“加分項”,部分想要進軍保險的資本很可能會瞄準中西部保險空白地區謀求保險領域的合作。
而從目前來看,保監會對地方險企的偏愛確實愈發明顯。今年1月25日,保監會連續批復兩家保險公司,分別為注冊于四川的國寶人壽以及注冊于廣西的國富人壽。此外,海南首家本土法人壽險公司海保人壽獲批籌建,填補了該地區地方保險公司缺失的空白。
從2016年來看,三峽人壽獲批籌建,繼安誠保險和恒大人壽后,重慶地方保險公司又添一員。同年建信財險獲批籌建,填補了寧夏地區財險牌照的空白。2015年也有注冊地于西藏地區的珠峰財險以及福建地方保險公司海峽金橋財險獲批籌建。
不過,對于新設保險公司來說,地方系絕非萬能藥。公開信息顯示,保監會日前否決了寧夏中阿人壽的籌建申請,主要原因包括發起人寧夏伊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狀況不佳;設立申請材料的合規性存在較大問題等。
成長的煩惱:地方系險企如何扎根地方
從經營狀況來看,在各地方的支持下,歷史還不算長的地方系險企已有成功盈利先例,業務規模逐漸走向穩健,以成立于2010年的泰山財險來看,該公司在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取得凈利潤2144萬元,而2014年其虧損額為3836萬元。已披露年報的部分地方系財險公司也顯示,公司在總部地區的保費排名和在全國的排名可以看出,其在總部大本營的市場份額遠高于其整體市場份額。
不過,藍鯨保險注意到,盡管部分地方系保險公司注冊地方,其經營場所卻另則他處。以珠峰財險為例,藍鯨保險查閱公司官方網站注意到,該公司注冊地顯示拉薩,而營業場所卻在北京地區。此外,從產品構成來看,珠峰財險官方網站顯示,公司產品現有珠峰車險、企業財產保險、貨物運輸保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和健康險以及工程險字樣,似乎在農牧業保險產品布局上有所缺失。
此外,對地方系財險公司的發展,有觀點認為,其業務主要依托股東業務和當地業務,持續發展存疑。 據了解,新保險公司的盈利周期為5-8年,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盡管蜂擁而至的地方性險企得以獲批,但這些地方財團能否嚴格把控好經營風險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同時,有業內專家對地方系保險公司的風控能力表示擔憂,認為保險企業是需要十分專業化經營的,要時刻注意風險的把控和人員的專業程度。因為部分地方性保險企業所處的區域范圍小,一旦該區域發生大規模理賠的情況,更容易引發分保能力不足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