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滬港7家上市險企壽險業務5家增速下滑

近期,A股和H股上市的9家保險公司陸續披露了1月份原保費收入情況。從壽險公司今年的開門紅保費增速來看,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太平人壽、人保壽險、國華人壽7家險企中,除太平人壽、新華保險之外,其他5家險企的1月份開門紅保費增速均較2016年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體來看,2017年1月份,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太平人壽、人保壽險、國華人壽7家險企的原保費增速分別為30%、40%、56%、-22%、41.8%、-2%、22.6%;而去年同期上述險企的增速分別為44%、42.45%、59%、-25%、37.6%、110%、287.6%。

不難看出,保監會去年推出多項監管組合拳,對上市險企的保費增速形成影響。其中,對人保壽險、國華人壽的保費增速影響較大,對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的保費增速影響較小。

A股三家上市險企增速略降

從四大A股上市險企的同比增速來看,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的1月份的原保費收入分別為1612億元、948.53億元、403億元、169.5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約為30%、40%、56%、-22%。

與2016年的增速相比,除新華保險增速上升之外,其他三家2017年1月均出現小幅度的下滑,具體來看,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較2016年下滑14個百分點、2.5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

從今年的增速數據來看,太保壽險增速最快。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太保壽險業務個險及期交占比快速提升,目前結構轉型取得良好成效,保費增速較高,預計保單價值增長將有較好表現。

引人注意的是,雖然新華保險1月份原保費收入出現下滑,不過,下滑幅度有所收窄。“新華首月保費負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停售高現價產品、收縮銀保渠道,以實現戰略轉型。預計今年新華的保費將保持微幅增長,實現以價值型保單、續期保費為驅動力的發展模式。”華泰證券研報提到。

總體來看,四家A股上市險企首月保費為全年保費增長奠定基調。華泰證券研報顯示,預計今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將分別達到 5100 億元、3800 億元、1750 億元、1200億元。

四家A股上市險企在今年調低主打產品預定利率、拉長產品期限后,保費依然保持較快增速。從開門紅產品來看,四大險企主打產品均為預定利率為 2.5%的分紅險、3.5%的傳統險。與 2016 年開門紅產品4.025%的預定利率相比,下調了0.5 到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產品期限進一步拉長,限制或停售躉交產品。

太平人壽增速上升

從其他三家上市壽險公司來看,太平人壽與人保壽險1月份的原保費收入分別為385.8億元、474.07億元,同比增長41.8%、-2%。與2016年1月份的原保費增速相比較,太平人壽原保費增速上升,人保壽險增速下滑。

從曲線上市的國華人壽來看,其今年1月份原保費收入達106億元,同比增長22.6%。國華人壽披露的投資新增款交費約14億元,投連險新增交費近2億元。天茂集團2016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國華人壽去年3月16日正式成為天茂集團控股子公司。截至去年年末,該公司實現凈利潤約27億元,歸屬于天茂集團凈利潤達13.7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國華人壽今年的保費增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數據顯示,國華人壽2016年的開門紅保費增速為287.6%,而今年的保費增速僅為22.6%,下滑265個百分點。

事實上,去年以來,監管從資產、負債、股權三方面入手,出臺層層監管措施,引導行業回歸保障本質。在這種監管背景下,激進的險企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業績承壓。而原有大型險企在行業調整期內更能運用本身的渠道優勢、戰略優勢,抓緊時機加速發展,在保費保持高增長的情況下,利潤提升、價值增加。

財險業務增長緩慢

盡管上市險企壽險業務獲得快速增長,但財險業務1月份卻并沒有實現“開門紅”,保費收入基本與去年持平,個別公司略有下滑。

增速最快的為平安財險,公告顯示,平安財險1月份原保費收入237.17億元,開門紅保費同比增長19.11%,這較2016年的8.7%增速更加強勁。研究機構認為,平安非車險保費增長主要依賴信保業務的復蘇。

從其他幾家財險公司來看,1月份人保財險原保費收入328.18億元(去年同期為324.9億元),同比增長1%;大地財險原保費收入37.14億元(33.7億元),同比增長約10%。太平洋財險公司收入110億元,微降1%;太平財險原保費收入13.62億元(去年同期為17.8億元),出現負增長。另外,天安財險母公司西水股份公告顯示,今年1月份天安財險實現原保費收入15.1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62億元上升了3.65%。

多家券商機構研報指出,由于1月份新車銷售整體增長并不樂觀,以及車險價格戰、車險費改等原因導致財險業務“開門不紅”。

此外,由于整體經濟并未復蘇,非車險保費增速也難言樂觀,因此全年來看財險保費增速或達不到之前預計的8%左右增速。

“根據我們調研,由于競爭加劇,2016年下半年車險綜合成本率較上半年上升明顯。2016年以來整個車險市場競爭加劇,主要公司價格折扣加大,保費充足率或將顯著下降。由于第三批費改地區出險率下降并不明顯,因此去年下半年以來業務快速擴張的公司賠付率壓力在2017年將非常大。我們判斷2017年車險價格戰趨勢將趨緩,車險成本率或將于2018年開始逐步改善。”招商證券(香港)提到。

從去年的財險業發展情況來看,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財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724.50億元,同比增長9.12%。其中,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834.55億元,同比增長10.25%。車險占據財險保費收入的近8成,且市場較為集中,非車險業務成為財險公司保費增速的新突破口。

四家A股上市險企2017年開門紅主打產品預定利率均為 2.5%的分紅險、3.5%的傳統險,和 2016 年開門紅產品4.025%的預定利率相比,下調了0.5 到1.5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