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2016保險:資產總量15.12萬億 普通壽險業務貢獻率55.77%

壽險業務“一馬當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7442.22億元,同比增長31.72%。其中,普通壽險業務貢獻突出,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451.65億元,同比增長55.34%,對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5.77%。
2016年保險業發展情況的面紗終于揭開。
2月14日,保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運行數據。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保險業共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10萬億元,同比增長27.50%。其中,財產險和人身險業務分別同比增長9.12%和36.51%。賠付支出過萬億元,同比增長21.20%。保險業資產總量15.12萬億元,較2016年初增長22.3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人身險業務高速增長,但是存在萬能險等隱憂。相信隨著一系列人身險新規的出臺,相關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有望逐步完善,不過需要防控流動性風險;財產險業務平穩增長,基本和經濟發展形勢吻合。整體而言,保險業業務快速發展,保障和服務能力增強?!?br /> 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
整體而言,2016年保險業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一方面,壽險業務“一馬當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7442.2億元,同比增長31.72%。其中,普通壽險業務貢獻突出,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451.65億元,同比增長55.34%,對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5.77%。
業內人士認為,這與保監會出臺的一系列人身險新規不無關系。保險公司最新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多家進取型保險公司表態,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引導客戶長期持有保險合同,降低退保風險。
而傳統型保險公司也在主動“強筋健體”。新華保險董事長兼CEO萬峰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華保險的“十三五”發展路徑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轉型期,2016年——2017年,新華保險將以期交和續期保費增量逐步替代躉交保費,初步建立以期交和續期拉動業務發展的模式;第二步是收獲期,2018年-2020年,完全形成續期拉動發展的模式,著重發展長期期交業務,加大業務結構調整。
與此同時,健康險業務高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042.50億元,同比增長67.71%。
事實上,健康險業務已經公認成為保險業發展的新著力點。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除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諧健康、昆侖健康、太保安聯健康外,瑞華健康已于上年獲批籌建,而復星聯合健康已于近日獲批開業,至此專業健康險公司擴至7家。此外,個人稅優健康險自2016年試點運行以來,已有28家保險公司獲得這一經營資格。
不過,朱俊生提醒:“健康險業務規模上去后,還應注意利潤。在一些政策性健康險業務中,政府往往處于強勢地位,而保險公司則稍顯弱勢,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協調?!?br /> 另一方面,財產險業務增速保持穩定,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724.50億元,同比增長9.12%。其中,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834.55億元,同比增長10.25%。
其中,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農業保險、責任保險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16年,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417.71億元和362.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42%和20.04%,占財產險業務的比例分別為4.79%和4.15%,分別同比上升0.10和0.37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前不久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計提及9類保險,分別為食品安全責任險、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業互助保險、互聯網保險、農業保險、貸款保證保險以及保險+期貨。
風險保額高于保費增速
當然,保險的關鍵在于保障能力。從風險保障看,2016年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金額2372.78萬億元,同比增長38.09%,高于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10.59個百分點,保額增速明顯快于業務增速。
對于風險保障金額高于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的原因,保監會統計信息部統計管理處副處長段海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風險保障是保險業的立業之本,保險業堅持‘保險姓保’,加強防控風險、服務大局、改革發展能力。自2003年人身險費率改革以來,保險產品風險保障程度提升,保費價格下降,這一增一降是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
從賠付支出看,2016年保險業累計賠付支出10512.89億元,同比增加1838.75億元,增長21.20%,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保險業服務大局作用顯著。例如,2016年,首臺(套)保險和科技保險分別為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和科研機構、科技型自主創新企業提供風險保障486.62億元和1.03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96.72%和631.25%;截至2016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保險公司承辦的大病保險業務覆蓋人群達9.7億人,累計支付賠款300.90億元。大病保險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提升了13.85%,整體報銷比例達到70%。
除上述傳統數據外,保險業新技術應用亦是方興未艾。例如,從云計算應用看,保險業已有50余家機構與第三方社會化云平臺合作。
對此,阿里金融云總經理徐敏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IT層面,使得保險公司可以以更低的投入獲得更強的能力,以及更高性能、更靈活、更健壯的系統能力;大數據層面,‘云’使得保險公司只需要關注數據應用和數據價值,底層數據平臺在‘云’上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更為彈性的擴容,也包括和外部數據更好地互通;安全層面,解決了系統層面、應用層面和業務層面的后顧之憂。更重要的是,‘云’使得保險公司有機會方便快捷地接入到目標業務場景?!?/span>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