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服務互聯網保民超過3.3億 為保險行業新增1億新保民
- 發布時間 2017.01.04
- 來源 中金在線
關鍵詞
2017年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團披露了2016年度納稅情況。阿里集團以及螞蟻集團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創造了超過3000萬的就業機會。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已向全球6億消費者用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僅通過螞蟻金服保險平臺服務的互聯網保民就超過3.3億,據測算為保險行業新增1億新保民。
在保險行業,業內常用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之比)和保險密度(人均保險費)來衡量保險市場發展水平,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2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2年我國保險密度為1144元,保險深度為3%;而在發達國家,保險市場保險深度已達12%左右,保險密度更是高達2000到3000美元。這與保險的屬性有關,買保險買的是承諾,而承諾不是“還本付息”那樣的投資,有些險種可能購買后,永遠等不到需要理賠那天,所以導致保險是低頻交易,出險更低頻。傳統上,購買保險需要面簽合同等等“儀式”,消費者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降低了購買意愿,只好通過代理、銷售不斷的推銷,反而降低了保險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
螞蟻金服服務互聯網保民超過3.3億 為保險行業新增1億新保民
而螞蟻金服推出的消費保險,使原本低頻的保險變成高頻。以最開始的退貨運費險為例,有了退貨運費險之后,消費者下單動力增強很多,因為覺得不好的再退回去,也不用承擔運費,逐漸在消費者心目中培養了保險的購買習慣。而消費保險所承保的范圍,正從物流,延伸到產品質量,再到售后,到報價,乃至到商家能否持續經營,險種涵蓋:質量保障類(衣服褪色險、鞋子脫膠險、生鮮腐爛險等);物流保障類(退貨運費險,物流破損險等);售后保障類(化妝品過敏險);價格保障類(如保價險);信用保障類(訂單險)。僅在今年“雙十一”,就產生了6億份消費保險保單,平均每分鐘41萬單,為400萬小微商家、數億多消費者提供了近224億元的保障金額。
當消費者成熟后,對保險的感知也就更加強烈,更有意愿購買財產險、壽險等大額保單。螞蟻金服測算,在消費保險的保民中,90后保民有1.23億人,如果加上85后,總計有1.9億保民,這些用戶大都是此前從未接觸過保險、缺乏保險意識的新保民。在讓消費者體驗到保險便利的同時,消費保險還悄然將商家的轉化率提升了18%。對于商家來說,如果購買保證金保險,就無需再交保證金,一筆高昂的保證金被低廉的保費取代,促進商家資金的流通和周轉。無論在需求端還是供給端,消費保險已經成為小微商家的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