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2017保險業新看點:理財險面臨拐點 舉牌將更理性

2016年以來,為切實防范風險,保監會密集出臺了多項監管規定,加大對重點公司、重點產品的監管力度。從2017年1月1日起,靠中短存續期產品“發家致富”的人身險公司將被嚴格限制,激進的險資舉牌行為將得到遏制。那么,2017年保險業還將有哪些新看點?

看點1

理財險急剎車

一些公司通過負債端期限短、收益高的萬能險搶占市場進行“長險短賣”,而資產端又集中投資于股權、不動產等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來“短錢長配”,從而引發期限錯配,流動性風險可想而知。

2016年,保監會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萬能險進行監管,3月發布通知從銷售端限制短期萬能險的銷售,9月明確監管新規從產品設計端和投資端獨立賬戶進行細化監管。2016年監管層對于短期萬能險的趨嚴監管可謂不遺余力。去年二季度伊始,行業主體便開啟了保費結構的調整,行業萬能險整體降溫,大部分公司萬能險增速放緩,萬能險結算利率持續回落。預期2017年萬能險定價利率和負債成本將進一步回落,產品激進定價和高結算利率行為將受到顯著遏制,業務結構將逐步優化。

看點2

健康險要爆發

自2013年起,相關部門陸續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等,均對發展健康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方向,尤其是在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險、與醫院深度合作等方面,未來前景廣闊。

數據顯示,商業健康險同樣實現了高增速發展,去年1-11月,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841.8億元,同比增長73.08%,占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的18.21%,一年便提升了3.65個百分點。平安證券的研報顯示,2006-2015年的十年間,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復合增長率高達118.4%。如果以新“國十條”所定位的保險密度發展目標來計算,我國健康險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1.5萬億元。

看點3

舉牌更理性

隨著險資舉牌的愈演愈烈,保監會加大監管力度,明確表示對于激進的股權投資行為會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支持保險資金短期大量頻繁炒作股票,未來,預計在低利率、優質資產荒的背景下,險資舉牌仍會持續,但激進的險資舉牌行為將得到遏制,險資舉牌將更加規范,股權投資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少量的戰略投資應當以參股為主。

數據還顯示,自2016年四季度以來險資再度站上風口浪尖,但相較于2015年,險資整體舉牌規模已縮減了很多。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年有超過60起舉牌事件,至少30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而截止到2016年11月底,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僅不到10家,且大多集中在下半年。

看點4

牌照爭奪降溫

保險牌照持續走熱,引各路資本爭相競逐,目前仍有約200家公司排隊靜候新牌照,但隨著保監會不斷抬高股東準入門檻,這一現象將在2017年降溫。

近日,保監會對外征求意見進一步嚴格股東準入標準。此征求意見稿對保險公司股權的性質、轉讓、投資、比例等均進行了細致的規定。保險公司的股權更加趨向分散化,外來入股或對外轉讓被嚴格限制。以投資為目的的保險公司將逐步被迫轉型或退出,以回歸傳統保險業,實現“保險姓保”的目的。

有機構預測,2017年監管批籌的保險公司序列將與2016年的情況較為相似:傳統壽險、財險公司按節奏批籌;符合監管倡導方向、保險業發展趨勢的細分專業化保險公司獲批成功率較高。

看點5

保險精準扶貧

保監會一邊在圈定保險牌照審批四大硬指標,一邊又給排隊拿牌照的各路資本指出一條明路。保監會明確優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設立財產保險公司和人身保險公司,支持在貧困地區設立服務民生的專業性保險公司,開展相互保險試點,支持貧困地區企業投資保險業。

保監會還表示,將支持少數民族地區保險公司雙總部發展,支持貧困地區保險公司開展與扶貧密切相關的保險業務。

此外,還鼓勵保險公司在貧困地區設立與保險產業鏈相配套的非保險子公司,提供醫養護理、客服后援、汽車維修等多門類培訓;鼓勵保險機構呼叫中心、后援中心和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等項目轉移落戶到貧困地區。

看點6

車險電子化加速推廣

對廣大車主來說,給愛車投保交強險和商業車險后,時不時地還會遇到紙質保單丟失、交強險粘貼標志損毀等麻煩。經過兩年的試點后,2016年12月28日起,北京地區將全線啟動交強險和商業車險電子保單,正式開啟車險保單“無紙化”時代,而2017年車險保單電子化加速全國推廣。

目前,在北京經營車險業務的40家保險公司在銷售交強險和商業車險時,將不再統一印制和簽發紙質保單、紙質交強險標志。保險公司將給消費者發送手機短信,消費者點擊短信中的鏈接,或登錄保險公司官網查詢、下載保單。同時,北京地區的保險公司配套推出電子發票,供車險消費者選擇使用。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