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精品-色先峰-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性视频网址|www.xinyiht168.com

?
 

新聞資訊

壽險保費持續高速增長 行業規模將突破15萬億

編者按:業內預計,今年保費收入將跨越3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超過20%,居全球第二位;保險業資金運用規模達13萬億元,同比增長15%;保險業總資產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壽險業務方面,保費收入大幅增長,健康險和養老險占比提升;財險業務方面,保費收入增速繼續放緩,寡頭壟斷市場格局不改,僅人保財險一家保費就超過3000億。

與此同時,監管也在加碼。在政策約束下,一季度還是大幅增長的萬能險,4月份開始出現明顯的環比負增長。年底,保監會再出重拳,暫停部分保險公司相關業務資格,對激進經營保險公司發出一記警示。保險公司治理層面,上市保險公司的渠道和期限結構不斷優化,非上市保險公司積極轉型。

這是行業波濤洶涌的一年。

歲末將至,本文將通過梳理保險業務的發展脈絡來透視行業整體格局。

壽險高速增長

2016年,壽險行業保費收入同比繼續大幅增長。

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0571.09億元,同比增長38.61%;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6556.68億元,同比增長33.12%。

在各家公司戰略調整及規模保費沖擊等因素下,壽險行業格局變化比較明顯。其中,中國人壽、平安壽、太保壽、新華保險、和諧健康共占有49.289%的市場,較同期下降了3.09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公司共占有72.593%的市場,較同期下降了3.675個百分點。

平安證券2017年保險行業年度策略報告稱,2016年,我國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實現快速增長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首先,2015年保險行業整體投資收益率為7.56%,為近年來最高值,從歷史經驗來看,保費產生變化滯后于投資一年;其次,2015年下半年以來,保險公司代理人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帶動了保費收入增加。

伴隨著今年投資收益率下降、營銷人員趨于飽和,平安證券預計,2017年壽險保費收入增速將放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今年前三季度壽險公司年化投資收益率約為5.26%,較去年下降43.73%,收益率的下降對投保人的吸引力會下降;二是代理人渠道一直以來是壽險公司的重要營銷渠道之一,目前保險營銷員總數超過700萬,短期內大幅增長空間受限;三是受政策影響,一直以來發展勢頭強勁的萬能險等增速將出現較大程度下降;此外,2014年以來,壽險行業保費規模高速增長,部分保險公司現有資管水平難以駕馭,加上資產荒和低利潤雙重壓力下,可能會選擇主動壓縮保費規模。

不過,安信證券認為,隨著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巨大的保險需求仍是國內壽險保費收入增長的原動力,因此預計未來一年國內壽險公司整體保費收入仍將增長,2017年保費增速將在10%左右。

財險市場格局穩定

2010年以來,財險保費收入增速持續下降,2010年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高達35.5%。

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8293.69億元,同比增長9.76%。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773.05億元,同比增長8.73%;其中,交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510.54億元,同比增長7.89%;農業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90.49億元,同比增長11.18%。

今年7月,商車費改推廣至全國。新的費改政策更強調費率與風險掛鉤,拉大系數差異;保險責任更寬,索賠方式更明確;且放寬了保險公司的自主定價權。

與此同時,財險寡頭壟斷格局不改。截至2016年11月,財險市場共有80家公司,較同期增加8家。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人保財、平安財、太保財共占有63.407%的市場,較去年同期略下降1.041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公司占有85.456%的市場,較同期僅下降0.758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人保財市場份額有所回升;平安財受集團業務歸屬劃分影響,同比增速下降、市場份額下滑,但保費增速環比有較明顯改善;太保財保費增速依然平緩。

平安證券表示,隨著車險業務增速放緩,未來保險公司想要在競爭中勝出,就需要改變之前重附加值而輕服務的狀況。大型財險公司在成本控制、理賠服務等方面優勢更加突出,行業占有率將持續提高;而中小保險公司或許只能通過細分市場、資源共享和差異化競爭獲取優勢。

健康險占比提高

2011年以來,健康險在壽險保費收入中的占比一直在提高。今年前11個月,健康險占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比達18.21%;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841.80億元,同比增長73.08%。按此增速預測,健康險年內保費收入將超過5000億元,保費規模幾乎可以與車險規模持平。

另一方面,健康險牌照受到資本熱捧。今年以來,共有17家保險公司獲批籌建,其中有2家為健康險公司,國內專業健康險公司已達7家。

今年9月,平安健康險推出國內首款管理式醫療產品“平安寶貝”,標志著管理式醫療戰略正式落地;10月,平安健康險與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全面合作,開啟了國內首家大型專業健康險公司與公立醫院管理式醫療合作的新局面。

12月20日,保監會公布了第四批經營個人稅優健康險名單,光大永明、民生人壽等7家公司正式獲批經營稅優健康險業務。截至目前,被納入經營稅優健康險范圍的保險公司已擴容至23家。

稅優健康險政策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效果并不顯著。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31個試點城市的稅優健康險總保費規模僅為0.71億元,大約有4.4萬人承保,人均保費約為1618元。

考慮到政策端對于健康險的支持以及稅優型健康險覆蓋范圍的不斷放開、“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等因素催化,預計健康險明年依舊會保持高速增長。

萬能險監管收緊

中短期產品方面,今年監管明顯收緊。年初,保監會相繼發布了《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加強組合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監管的通知》和《中國保監會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加強行業監管,業務約束提升,成效快速顯現。今年4月,全行業萬能險規模已經出現明顯環比負增長。

萬能險與投連險的新增交費增速繼續放緩。今年前11個月,保戶儲金新增交費為11226.3億元,同比增長67.5%;投連險業務新增交費888.2億元,同比增長40.7%。

12月5日,保監會暫停前海人壽的萬能險新業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壽險行業新增規模保費收入突破3萬億元,其中保戶新增投資款占比約34%,而新壽險公司“保戶新增投資款/規模保費”比例較高,以恒大人壽、前海人壽、生命人壽為代表的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按該比例排序依次為恒大人壽(95.59%)、前海人壽(79.95%)、安邦人壽(66.69%)和生命人壽(39.98%);傳統保險公司該比例相對較低,排序依次為中國人壽(25.90%)、中國平安(24.91%)、中國太保(8.21%)、新華保險(3.65%)。

安信證券預計,受監管影響,明年行業萬能險保費將同比負增長。預計2017年全年保險行業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將同比下滑25%,在壽險規模保費中的占比將從2015年末的32%壓縮到2017年末的24%。

養老保險待發展

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速,養老在社會生活和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養老保險服務也亟待發展。

今年8月,《中國保險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拓展多層次養老保險服務。

目前,我國保險市場上有6家專業的養老險公司,截至2015年底,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平安養老、泰康養老、長江養老5家公司的受托管理資產金額為4170億元。

近年來,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政策利好不斷。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2015年7月,保監會印發《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管理辦法》,明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的業務規范、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要求,促進保險業積極參與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今年,行業期待的商業養老險稅延方案雖然沒能正式出臺,但政策層面為投資養老產業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養老險相關的附屬產業逐漸成為保險公司關注和實踐的重點,泰康人壽、中國人壽、陽光保險、中國平安等保險公司正在嘗試從不同的渠道切入健康養老產業鏈。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2016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要順應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的期待,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落地,推動傳統養老模式向醫養結合轉變,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投資養老服務業和老齡產業,推動保險養老社區建設,促進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發展,并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保險機構參與健康服務產業鏈整合。

險企排名洗牌

受益于個險渠道的發展,上市險企傳統壽險保費收入在壽險總保費收入中的占比增加,今年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個險業務占比逐步提升(中國平安為94%、中國人壽為61%、新華保險為46%、中國太保為88%)。傳統壽險產品邊際利潤率較高,能夠有效提升新業務價值。上市險企新業務中期繳占比有明顯提升。

新華保險持續推行回歸保障的轉型策略、結構調整意圖明確,同時基本穩定了市場排名。12月初,新華保險董事長兼CEO萬峰在公司開放日上表示,對于實現“十三五”目標的路徑,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轉型期,從2016年到2017年,新華保險要以期交和續期保費增量逐步替代躉交保費,初步建立期交和續期拉動業務發展的模式;第二步是收獲期,從2018年到2020年,這一時期將完全形成續期拉動發展的模式,著重發展長期期交業務,加大業務結構調整。

與此同時,安邦系的和諧健康延續爆發式增長、市場排名較同期提升6名至第5位;安邦人壽同比提升3名、位居第6。

同時,由于市場上各家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發展戰略、競爭優勢等有所不同,資產驅動負債型的公司保費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安邦旗下公司保持了高速發展,將安邦人壽與和諧健康、安邦養老共同考慮,其規模保費市場份額已達14.774%,與位居第一的國壽股份差距為2.269個百分點,但差距有所擴大。同時,華夏人壽、富德生命等公司由于基數因素及保監會“中短存續期”產品規定影響,保費增速較前期略有下降,并逐步開始業務轉型;恒大人壽、天安保險、弘康人壽仍憑借著迅猛增長擴大了市場份額、提高了市場排名;部分公司投資型保費的占比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

相關新聞

?